大家好,我是Lina。以前在動物園跟大型動物們朝夕相處,現在轉做寵物科普,發現很多朋友對小型犬品種有著近乎夢幻的想像——覺得牠們就是可愛、省事、適合小空間的代名詞。我自己也不例外!記得幾年前從收容所領養了現在這隻瑪爾濟斯「牛奶糖」,牠窩在我手心撒嬌的樣子,瞬間融化我的心。但養了之後才深刻體會,小型犬飼養技巧和小型犬注意事項,遠比當初想得複雜太多。今天就來聊聊這些小身體裡藏著的大學問!
挑選你的迷你夥伴:認識熱門小型犬品種
挑選狗狗就像選家人,絕對不能只看外表可愛就衝動決定!每種小型犬品種都有它獨特的個性和需求,選錯了,你和狗狗都會很辛苦。讓我來分享幾種在台灣超級熱門的小型犬,分析牠們的底細:
吉娃娃 (Chihuahua):
- 原產地: 墨西哥!牠可是墨西哥的國寶級狗狗喔。
- 壽命: 12-20年,在小型犬中算是非常長壽的夥伴(照顧得好甚至能陪伴你更久)。
- 外觀特徵: 公認全世界最小的犬種,招牌蘋果頭、圓溜溜的大眼睛(有時會凸凸的)、耳朵大而直立。分長毛和短毛兩種,短毛的摸起來很滑順,長毛的則多了一份飄逸感。
- 性格: 超級黏人,對主人忠誠度百分百,但!也超級敏感、警戒心超強。別被牠的小體型騙了,牠們內心可能住著一隻獅子,對陌生人或其他狗狗容易吠叫(甚至挑釁),需要從小做好社會化訓練。說真的,牠們的脾氣…有時候連我都覺得有點難搞,嗓門又大,公寓養要三思鄰居感受。
- 價格: 台灣常見價格約落在新台幣15,000 – 35,000元之間(血統、毛色、體型大小差異大)。
- 生活需求: 運動量需求極低,室內散步或短暫外出上廁所即可。非常怕冷!冬天絕對需要穿衣服保暖,夏天則怕中暑。牠們的頭蓋骨有個小洞(囟門),要避免劇烈碰撞頭部(這是小型犬注意事項中很重要的一點)。
- 健康問題: 膝蓋骨脫臼(小型犬通病)、氣管塌陷(激動或拉扯項圈時易引發「鵝叫」咳嗽)、水腦症、牙周病(小型犬牙齒密集,特別容易藏污納垢)、低血糖(幼犬尤其要注意)。小型犬品種中,吉娃娃的健康維護需要格外細心。
- 適合對象: 能包容牠敏感神經質個性、願意花時間陪伴訓練、家裡環境安靜少干擾的主人。
博美犬 (Pomeranian):
- 原產地: 德國波美拉尼亞地區,祖先是大型工作犬呢!
- 壽命: 12-16年。
- 外觀特徵: 像個蓬鬆小球!擁有華麗豐厚的雙層毛髮(外層毛較長且硬,內層毛柔軟濃密)、狐狸般的臉龐和表情,尾巴像羽毛扇一樣捲在背上。顏色非常多樣化。
- 性格: 活潑外向、好奇心旺盛、機靈聰明,但也容易興奮吠叫(看家本能強),有時會有點倔強、愛耍點小聰明。牠們需要主人堅定溫和的領導,否則容易變成小霸王。
- 價格: 台灣常見價格約新台幣20,000 – 45,000元(毛量、體型、顏色影響大)。
- 生活需求: 運動量中等,每天需要適度的散步和遊戲時間發洩精力。華麗的毛髮需要主人付出極大耐心打理!每天梳理是基本工,否則非常容易打結成恐怖毛球。牠們也比較怕熱。小型犬飼養技巧裡,博美的毛髮護理絕對是重點科目!
- 健康問題: 膝蓋骨脫臼、氣管塌陷、心臟病(特別是瓣膜問題)、牙周病、淚腺堵塞(易有淚痕)、皮膚問題(過敏、黴菌感染等)。
- 適合對象: 有時間和耐心打理毛髮、能提供適當訓練和社交、喜歡活潑伴侶犬的家庭。
法國鬥牛犬 (French Bulldog):
- 原產地: 英國(但後來在法國發揚光大)。
- 壽命: 10-12年(相較其他小型犬稍短,與其特殊體型有關)。
- 外觀特徵: 招牌蝙蝠耳超可愛!身材結實緊湊,肌肉發達,臉部扁平(短吻),皮膚鬆弛有皺褶。毛短而平滑。
- 性格: 溫和、親人、愛撒嬌,常常像個跟屁蟲黏著主人。個性詼諧有趣,有點慵懶,不太愛吠叫,算是相對安靜的伴侶犬。運動量也不高。
- 價格: 台灣常見價格差異極大,約在新台幣60,000 – 150,000元以上(因花色稀有度如藍色、巧克力色等飆高價格,市場炒作嚴重)。我得說,這價格真的不親民,醫療支出也高。
- 生活需求: 運動量需求低!但!極度怕熱、怕潮濕,台灣夏天對牠們是嚴峻考驗,容易中暑(可能致命!),夏天白天絕對不要帶出門。呼吸也比較費力。臉部皺褶需定期清潔保持乾爽。
- 健康問題: 小型犬品種中健康挑戰最多的之一!呼吸困難綜合症(BOAS,因短吻導致)、脊椎問題(椎間盤疾病)、髖關節發育不良、皮膚過敏與感染(尤其皺褶處)、眼睛問題(櫻桃眼、乾眼症)、分娩困難(大多需剖腹產)等。醫療開銷是沉重的負擔(這是關鍵的小型犬注意事項!)。
- 適合對象: 能負擔高昂購入費及潛在醫療費、家中24小時有空調或非常涼爽、有耐心處理特殊健康需求的主人。不適合居住炎熱、潮濕又無法提供恆溫環境的家庭。
紅貴賓(泰迪犬)(Toy Poodle):
- 原產地: 法國(雖然很多人以為是貴賓起源於德國)。
- 壽命: 12-15年。
- 外觀特徵: 優雅的小型犬,比例勻稱,毛髮捲曲且「幾乎不掉毛」(但需要定期修剪美容)。體態輕盈靈活。顏色多樣(紅、白、黑、杏、灰等)。
- 性格: 非常聰明(常名列最聰明犬種前茅!)、學習能力強、活潑且樂於取悅主人。個性敏感,需要主人溫和對待和陪伴,缺乏關注容易焦慮(可能導致分離焦慮症或行為問題)。小型犬飼養技巧的核心在於給予足夠的腦力激盪和情感滿足。
- 價格: 台灣常見價格約新台幣25,000 – 45,000元(顏色、體型標準度影響價格)。
- 生活需求: 運動量中等,需要每天散步和遊戲。更重要的是「腦力運動」!牠們需要學習新指令、玩益智玩具來消耗精力避免無聊。毛髮需定期(約6-8週)美容修剪和梳理。耳朵毛多,通風不良易感染。
- 健康問題: 膝蓋骨脫臼、白內障(老年較常見)、進行性視網膜萎縮(PRA)、庫欣氏症、阿狄森氏症、癲癇、皮膚過敏。雖然相對健康些,但遺傳性疾病風險仍存在。
- 適合對象: 願意花時間訓練互動、能負擔定期美容費用、喜歡聰明互動性高狗狗的家庭。牠們很適合學習各種才藝!
瑪爾濟斯 (Maltese):
- 原產地: 地中海馬爾他島(Malta)。
- 壽命: 12-15年。
- 外觀特徵: 全身披覆著如絲綢般的純白色長直毛(部分幼犬可能有淡檸檬色斑點但通常會褪去)。黑溜溜的大眼睛和黑色鼻頭是標準配備。看起來像個會移動的毛絨玩具。
- 性格: 溫柔、深情、非常依戀主人,喜歡被抱在懷裡。通常活潑愛玩,但適應力不錯。個性算是小型犬中相對穩定的(當然還是需要社會化訓練)。
- 價格: 台灣常見價格約新台幣18,000 – 38,000元。
- 生活需求: 運動量需求低。那身美麗的白色長毛是日常照護的最大挑戰!每天必須仔細梳理(至少一次,最好是兩次),否則打結非常嚴重。需要定期洗澡和專業美容維持造型。眼睛周圍容易有淚痕(需常清潔)。小型犬飼養技巧中,打理毛髮是瑪爾濟斯主人的日常功課。
- 健康問題: 膝蓋骨脫臼、氣管塌陷、牙周病(小型犬通病)、白狗顫抖症候群(原因不明)、淚管阻塞(淚痕主因)、心臟瓣膜疾病(老年常見)、皮膚過敏。
- 適合對象: 超級有耐心且願意每天花時間梳理毛髮(或預算充足可送專業美容)、喜歡溫柔陪伴型狗狗、適應安靜或適度活動家庭。
小型犬品種健康風險排行榜(Lina觀察版)
下表基於常見嚴重疾病發生率與對生活品質的影響(特別考量台灣氣候):
品種 | 主要健康風險因素 | 對台灣氣候適應性 | 潛在醫療負擔 |
法國鬥牛犬 | 極高:呼吸困難綜合症(BOAS)、嚴重怕熱(易中暑致命)、脊椎問題、皮膚皺褶感染 | 非常差 | 非常高 |
吉娃娃 | 高:膝蓋骨脫臼、氣管塌陷、牙周病、低血糖(幼犬)、水腦症、囟門未閉合 | 中等(怕冷) | 中高 |
巴哥犬 | 高:類似法鬥,BOAS、怕熱、皮膚皺褶感染、眼疾(角膜潰瘍) | 差 | 高 |
博美犬 | 中高:膝蓋骨脫臼、氣管塌陷、心臟病(瓣膜)、牙周病、淚腺問題、皮膚敏感 | 中等(怕熱) | 中高 |
瑪爾濟斯 | 中等:膝蓋骨脫臼、牙周病、淚管阻塞(淚痕)、白狗顫抖症、皮膚過敏 | 良好 | 中等 |
紅貴賓(玩具) | 中低:膝蓋骨脫臼、白內障/PRA(遺傳性眼疾)、皮膚過敏、耳道感染(需注意清潔) | 良好 | 中低 |
雪納瑞(迷你) | 中低:相對較健康,注意胰臟炎、膀胱結石、皮膚問題 | 良好 | 中低 |
(說明:此表為Lina基於獸醫臨床常見問題及品種特性整理的觀察,非絕對統計數據,個體差異大,僅供參考選擇時考量潛在風險。)
每日必備!小型犬飼養技巧實戰手冊
養小型犬,真的不只是給飯吃、帶出門尿尿這麼簡單。很多眉眉角角,沒經歷過真的不會知道。以下是我從飼養牛奶糖和無數諮詢案例中累積的小型犬飼養技巧精華:
-
吃飯皇帝大,但別餵成小胖豬! 小型犬胃容量小但新陳代謝快,少量多餐是王道(成犬一天2-3餐)。選擇「小型犬專用」飼料,顆粒大小適中(幫助咀嚼)、營養密度高。零食?可以給,但熱量要算進總量!肥胖對牠們的關節和心臟負擔超大,是許多疾病的開端。拜託,別再用「圓滾滾才可愛」當藉口了!定時定量,飯碗別一直放著任食。小型犬注意事項第一條:控制體重!
-
喝水學問大。 確保隨時有乾淨新鮮的水(常溫最好)。有些小型犬天生不愛喝水(像我家牛奶糖就有點挑),可以試著在幾個地點放水碗,或偶爾加點無鹽雞肉湯(極少量)增加誘因。脫水對牠們的小身體傷害很大。水碗要每天清洗!
-
刷牙!刷牙!刷牙! 重要的事說三遍!小型犬口腔空間小,牙齒容易擠在一起卡食物殘渣,牙結石累積速度快得嚇人。相信我,牙周病導致的口臭、牙齒脫落或更嚴重的細菌感染(可能影響心腎!),絕對比你花幾分鐘幫牠刷牙麻煩一百倍。從小開始習慣,選用小型犬專用牙刷和牙膏(可吞食)。每天刷是理想,至少也要三天一次。如果牠抗拒,潔牙指套或潔牙水輔助也比完全不做強。這是小型犬飼養技巧裡最容易忽略卻後果最嚴重的一項!
-
散步?是牽繩散步! 別看牠們小就放任自由奔跑!小型犬體型小、目標不明顯,容易被車撞、被大型犬嚇到甚至攻擊(有時只是大型犬想玩,但體型差距太大容易誤傷)、或受到驚嚇亂衝走失。一條合身舒適的「胸背帶」(比項圈安全,避免氣管壓迫)和牢固的牽繩是出門標配。在安全封閉的空間(如狗公園小型犬區)才能放開。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因為我看過太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
-
社會化訓練,從小開始不能等! 在幼犬疫苗完成後(約4個月大前),讓牠們在安全、正向的環境下,接觸「各種」人(男女老少、戴帽子、拿傘的)、「穩定」的狗、不同的聲音(車聲、吸塵器聲)、環境(公園、馬路邊但保持距離)。這能大幅降低牠們長大後膽小、神經質、亂吠甚至攻擊的問題。方式要溫和,強迫只會造成反效果。小型犬品種很多天生敏感,早期社會化是塑造穩定性格的黃金期(小型犬注意事項關鍵點!)。
-
居家安全大檢查! 把牠們當成永遠長不大的小嬰兒看待:
- 防高處墜落: 沙發、床對牠們來說都是高峰!跳上跳下容易摔傷或造成膝蓋骨脫臼。最好設置小階梯方便牠們安全上下。絕對不要把幼犬單獨放在高處!
- 防誤食: 家裡所有小東西(鈕扣、橡皮筋、玩具小零件、髮夾)、人類食物(巧克力、洋蔥、葡萄、木糖醇口香糖等對狗劇毒!)、藥品、清潔劑都要收好。牠們好奇心重,什麼都想聞聞舔舔。小型犬注意事項:誤食異物是急診常見原因!
- 防踩踏: 牠們體型小,跟在腳邊不容易被注意到,走路、起身、關門都要特別留意腳下和身後。我有次差點關門夾到牛奶糖的尾巴,嚇出一身冷汗!
- 安全的休息處: 提供一個舒適、安靜、不受打擾(尤其有小孩的家庭)的狗窩或籠子(籠內訓練是必要的,對牠們是避風港)。

關鍵防護!小型犬注意事項清單(養之前必看)
養小型犬有滿滿的甜蜜,但也有不少「地雷區」。這些小型犬注意事項,是我真心希望大家在飼養前就牢牢記住的:
-
別讓牠成為「過度保護」的犧牲品! 我知道牠們看起來脆弱,但過度溺愛、過度保護(一有風吹草動就抱起來安撫)、不給予適當的行為界限,只會養出一隻極度依賴、分離焦慮嚴重、甚至對外界充滿敵意(因為主人反應讓牠覺得所有事物都該警戒)的小霸王。建立領導地位(溫和堅定)、給予安全感同時教導規矩,才是真正的愛。看到有人把狗寵到無法無天,我真的會搖頭…
-
吠叫問題:理解原因,對症下藥。 小型犬吠叫原因很多:警戒、害怕、焦慮、無聊、引起注意。用打罵制止通常無效甚至惡化問題(牠可能覺得你在跟牠一起叫)。關鍵是找出原因:是聽到門外腳步聲(警戒)?看到窗外有人(領地意識)?獨處時(分離焦慮)?尋求解決之道(如減敏訓練、增加運動與腦力消耗、改善分離焦慮、教導「安靜」指令)。放任吠叫不處理,除了擾鄰,對狗狗本身也是巨大的壓力源(小型犬飼養技巧的重要課題)。
-
氣管脆弱,項圈是禁忌! 小型犬(尤其吉娃娃、博美、約克夏)氣管天生較脆弱。使用項圈牽繩,當牠們爆衝或你拉扯時,力道直接作用在脆弱的氣管上,長期可能導致氣管塌陷(咳嗽、呼吸困難,嚴重需手術)。請務必使用「胸背帶」!選擇Y字形前胸款式(如Ruffwear Front Range, Hurtta Y字型)分散壓力點,保護氣管。看到有人還用項圈拉扯小型犬,我都想上前勸說…這真的是小型犬注意事項裡攸關性命的一點!
-
膝關節殺手:避免跳躍與過胖。 膝蓋骨脫臼(Patellar Luxation)是小型犬的超級通病!等級從輕微到嚴重需開刀不等。避免讓牠們頻繁跳上跳下家具、在光滑磁磚地奔跑(容易滑倒扭傷)、過度肥胖(增加關節負擔)。提供止滑墊、設置小階梯、控制體重是關鍵預防措施。獸醫觸診時記得請他檢查膝蓋狀況。
-
極端氣候要人命! 小型犬體溫調節能力差。
- 怕冷: 特別是短毛品種(吉娃娃、迷你品犬)或幼老病犬。冬天外出務必穿保暖衣物(覆蓋胸腹),室內提供溫暖狗窩(遠離地板寒氣),必要時開暖氣(注意濕度)。
- 怕熱: 短吻犬(法鬥、巴哥、波士頓梗)是超高危險群!瑪爾濟斯、西施、博美等長毛犬也怕。台灣濕熱夏天是噩夢。絕對避免白天高溫時段(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散步選清晨或晚上涼爽時,隨時留意牠們呼吸是否急促困難(舌頭發紫是危險訊號!)。室內保持通風涼爽(空調或強力風扇),提供充足飲水。中暑進展極快,可能幾分鐘就致命!發現不對勁(過度喘、流黏稠口水、行動遲緩、嘔吐腹瀉),立刻用冷水(非冰水)淋濕身體(特別是頸部、腹部、腳掌)並「即刻」送醫!一刻都不能耽擱!這是小型犬注意事項中最需嚴肅看待的生死攸關問題。
-
定期健檢,把小錢省大錢! 小型犬生病往往進展很快。一年至少一次完整的健康檢查(血液、尿液、糞檢、基礎觸診聽診),7歲以上老年犬建議半年一次。重點檢查項目依品種常見問題而定(如心臟超音波、膝關節觸診、牙科檢查)。早期發現問題,治療成功率高,費用也相對低。別為了省幾千塊檢查費,最後花上數萬甚至十幾萬手術費(像膝蓋骨脫臼或氣管塌陷手術),狗狗還得受大罪。小型犬飼養技巧的精髓在於預防勝於治療!

小型犬飼養Q & A:新手最常問的痛點
小型犬幼犬剛到家,整晚哭嚎怎麼辦? 這太正常了!牠突然離開媽媽兄弟姊妹,到一個陌生環境,當然害怕。我的做法:
- 狗籠是好朋友: 事前布置溫暖舒適(墊有你味道的舊衣服)、安全的籠子(蓋上布營造洞穴感),放在臥室你看得見牠或牠看得見你的地方(減少分離焦慮)。讓牠知道這裡是安全的避風港。
- 忽略哭鬧(需要鋼鐵心): 如果確定牠不是要上廁所或身體不適,當牠開始哭嚎時,狠下心「完全不理會」(不看、不說、不互動)。一旦牠安靜下來(哪怕只停一秒),立刻輕聲讚美或給小獎勵。反覆幾次,牠就會學到「安靜」才有好處。千萬不要在牠哭時去抱牠安撫,這等於獎勵牠哭鬧!頭幾天最難熬,但撐過去就海闊天空。記得睡前帶牠上廁所清空膀胱。
我家小型犬牙結石好嚴重,口臭燻人,但又怕洗牙麻醉風險,怎麼辦? 這是兩難!但我要說實話:嚴重的牙周病不僅讓狗狗痛苦(牙齦腫痛、牙齒鬆動),細菌更會隨血液流到心臟、腎臟、肝臟,造成更嚴重的全身性疾病風險「遠高於」麻醉風險!預防永遠是最好的:
- 每天刷牙: 黃金準則,沒得商量。用寵物專用牙刷和牙膏。
- 輔助工具: 潔牙骨(選VOHC認證有真正潔牙效果的)、牙科專用處方飼料(需獸醫處方)、加入飲水中的潔牙液(效果有限但聊勝於無)。
- 專業洗牙: 當獸醫評估牙結石已嚴重影響牙齦健康(通常牙齦發紅、退縮),就該考慮麻醉洗牙了。找信任的獸醫,術前做好詳細健康評估(血液檢查、心臟檢查等),選擇氣體麻醉(較安全可控)並全程監控生命跡象。麻醉風險對健康年輕小型犬其實很低。因噎廢食不處理牙齒問題,後果更可怕(這也是小型犬注意事項裡容易被低估的一點)。
為什麼我的小型犬會突然在家亂大小便?明明之前都習慣了? 這通常是「訊號」!可能原因:
- 生理問題: 尿道感染、膀胱炎、結石、腸胃不適、關節炎(痛到來不及走去廁所)等。這是首要排除的!帶去看獸醫,做基本檢查(尿檢很重要)。
- 行為問題:
- 標記行為(尤其未結紮公犬): 家裡有新氣味(新家具、訪客)、窗外有其他貓狗經過刺激。
- 焦慮/壓力: 搬家、家庭成員變動、新寵物加入、主人作息大改、分離焦慮爆發。
- 廁所位置或材質不喜歡: 尿墊髒了沒換?換了不同牌子的尿墊牠不愛?廁所位置移到牠覺得不安全的地方?
- 訓練遺忘或不足: 可能從來沒真正鞏固好定點習慣?或太久沒練習生疏了? 對症下藥,先確認健康無虞,再檢視環境和行為因素,重新進行溫和的定點訓練。責罵通常沒用,反而讓牠更焦慮或學會躲起來上。
小型犬到底要不要結紮?幾歲結紮好? 這是個有爭議但重要的問題。我的觀點綜合獸醫建議:
- 母犬: 強烈建議結紮。 主要預防:
- 子宮蓄膿:未結紮中老年母犬極高風險的致命疾病!手術風險和費用極高。
- 乳腺腫瘤:第一次發情前結紮可降低高達99%機率;第二次發情前約92%;之後結紮預防效果大降。超過50%未結紮母犬老年會得乳腺瘤,其中一半是惡性。
- 避免意外懷孕(小型犬難產率高)。
- 不再有發情期的麻煩(滴血、引來公狗)。
- 傳統建議是第一次發情後(約6-8個月大)或體成熟後結紮。但近年有研究指出大型犬過早結紮可能影響骨骼發育,對小型犬影響相對小。可與信任的獸醫詳細討論最佳時機。
- 公犬: 建議結紮,但考量更多:
- 優點:降低攝護腺疾病機率、減少因荷爾蒙驅動的逃跑慾望、改善部分因荷爾蒙引起的地盤標記行為/攻擊行為/過度騎乘行為。
- 爭議點:部分行為問題結紮後不一定改善(如因恐懼引起的攻擊),體重易增加需嚴格控制。
- 時機:傾向建議在行為問題出現前(如標記行為開始初期)或1歲後體格成熟穩定後結紮。 結紮與否及最佳時機,需綜合考慮品種、個體健康狀況、行為問題風險,與獸醫深入討論,沒有絕對一刀切的答案(小型犬飼養技巧中牽涉健康與行為的關鍵決策)。
養小型犬,是一段充滿愛與責任的旅程。牠們用一生陪伴我們,值得我們用正確的知識和滿滿的耐心去守護。我是Lina,希望這些經驗談,能幫你和你的小寶貝更快樂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