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Lina!之前在動物園裡天天跟各種動物打交道,從猛獸到小鳥都照顧過,後來實在太愛分享這些毛茸茸(或羽毛蓬鬆)夥伴的知識,就轉行來做寵物科普啦!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私心很喜歡的一種小可愛——白文鳥。牠們雪白的身影、圓溜溜的黑眼睛,還有那好奇張望的小模樣,真的讓人很難不愛上!不過,養牠們可不是買個籠子、放點飼料這麼簡單哦。讓我用過去的經驗,跟大家好好聊聊怎麼當個稱職的「鳥奴」吧!
目錄
選對夥伴第一步:精明挑選不踩雷
想帶一隻白文鳥回家?先別急著衝去鳥店!白文鳥選購要點可是門大學問。以前在園裡接收過不少被棄養或照顧不當的鳥兒,很多問題其實從一開始挑選就能避免。
首先,健康絕對是第一優先! 別只看牠們白白胖胖很可愛就衝動下手。一定要仔細觀察:
- 眼睛: 有沒有神?周圍乾淨嗎?(流淚、紅腫或有分泌物絕對NG!)
- 鼻孔: 通暢嗎?(被分泌物堵塞表示可能有呼吸道問題,非常麻煩)
- 羽毛: 緊貼身體、有光澤嗎?(蓬鬆亂糟糟、失去光澤甚至缺毛,絕對不要選)
- 屁屁: 羽毛乾淨嗎?(沾滿糞便表示可能拉肚子或身體虛弱)
- 精神活力: 會好奇張望、梳理羽毛嗎?還是縮在角落打瞌睡?(過度嗜睡絕對有問題)
- 呼吸: 平順安靜嗎?(張嘴呼吸、有雜音是不好的跡象)
- 動作: 站立穩嗎?會飛跳嗎?(搖晃、無法站穩或飛行姿態怪異都可能有隱疾)
記住,活潑、好奇、反應靈敏的小鳥才是健康的指標。白文鳥選購要點裡,挑到一隻體質好的寶寶,後面的白文鳥飼養之路會順利很多!我見過太多主人因為一開始沒挑好,後續花了大把金錢和心力在醫療上,鳥寶也受苦。白文鳥選購要點的核心就是:耐心觀察,寧缺勿濫!
白文鳥選購要點健康觀察重點表
觀察部位 | 健康狀態 (OK!) | 不健康狀態 (NG! 不要選) | 可能問題 |
眼睛 | 明亮有神、周圍乾淨乾燥 | 無神、半閉、流淚、紅腫、有黃/綠色分泌物 | 眼部感染、全身性疾病 |
鼻孔 (喙上方) | 兩個小孔清晰可見、乾淨無阻塞 | 被分泌物堵塞、溼潤、紅腫 | 呼吸道感染 (感冒、黴漿菌等) |
羽毛 | 緊貼身體、光滑有光澤、完整覆蓋 | 蓬鬆凌亂、無光澤、斷裂、大量缺毛 (非換羽) | 營養不良、寄生蟲、啄羽症、重病 |
泄殖腔 (屁屁) | 周圍羽毛乾淨、乾燥 | 羽毛沾黏糞便、紅腫、潮溼 | 腹瀉、消化系統問題 |
精神活力 | 警覺、好奇張望、偶爾理毛、活動自如 | 嗜睡、縮在角落一動不動、對刺激反應遲鈍 | 生病、虛弱、緊迫 |
呼吸 | 平順、安靜 (不易察覺) | 明顯可見胸腹起伏、張嘴呼吸、有喘鳴/喀喀聲 | 呼吸道疾病、心肺問題、過熱 |
動作姿態 | 站立穩健、飛行姿勢正常 | 搖晃不穩、無法站立、飛行姿態怪異、翅膀下垂 | 神經系統問題、虛弱、骨折 |
了解牠們的世界:生活習性是關鍵
想把白文鳥養好,你得先走進牠們的小腦袋瓜裡。白文鳥生活習性跟牠們的祖先——禾雀很像,是群居性很強的鳥類。在野外,牠們一大群生活在一起,互相理毛、警戒、嘰嘰喳喳分享情報(食物在哪裡!危險來了!)。這種白文鳥生活習性烙印在基因裡,所以單獨飼養一隻白文鳥,對牠來說其實有點殘忍。沒錯,我知道有些人覺得「我一對一照顧不是更專心嗎?」但牠們需要的是同類的陪伴,那種我們人類再怎麼努力也無法完全替代的互動。我以前在園裡照顧孤單的鳥,看牠們悶悶不樂的樣子真的很心疼。白文鳥生活習性就是愛熱鬧!真心建議,至少養一對,你會發現牠們互動的甜蜜模樣,絕對值得。當然,如果你時間超級多,整天都能陪牠玩、跟牠說話,那也許可以考慮單養,但我必須說,真的很難做到像另一隻鳥那樣24小時的陪伴。
牠們也是標準的「早睡早起」族!白文鳥生活習性受光照影響很大。天亮就開始活躍,黃昏就準備休息。所以,規律的作息對牠們身心健康超重要!想想牠們在野外,不就是跟著太陽公公的腳步嗎?把鳥籠放在家裡日夜顛倒、晚上還很吵雜的客廳?拜託不要!給牠們一個晚上能安靜、黑暗(或用極微弱夜燈)的環境睡覺吧。睡眠不足的鳥寶會脾氣暴躁、免疫力下降,真的!白文鳥生活習性還有一個重點:牠們膽子其實蠻小的!突然的大聲響、快速的動作、陌生的環境或巨大的影子(對,你突然站起來的影子也可能嚇到牠),都可能讓牠們驚慌失措,亂飛亂撞受傷。了解牠們敏感的白文鳥生活習性,我們才能創造一個讓牠們安心的環境。

打造五星級小窩:飼養器具不能馬虎
好啦,決定要接鳥寶回家了,總得給牠們一個舒適安全的家吧?白文鳥飼養器具的準備,可是關係到牠們的生活品質和健康!
- 鳥籠:越大越好! 這是肺腑之言。別被寵物店那些小小的、漂亮的籠子迷惑了。想想牠們在野外可是能飛翔的!白文鳥飼養器具裡,籠子是牠們待最久的地方。長度比高度更重要(牠們是水平飛行的),至少要能讓牠們輕鬆地短距離飛躍2-3次。材質選不鏽鋼最耐用安全(噴漆的容易掉漆被啃食中毒),間距大約1公分左右,避免頭卡住或身體鑽出來。形狀嘛,方正的比圓形的實用(圓形鳥籠容易讓鳥沒有安全感,角落可以躲藏)。籠底記得要有抽屜,方便你清理便便,維持衛生。
- 站棍:多樣化是王道! 別只用塑膠或光滑的原木棍!白文鳥飼養器具中的站棍,是牠們的運動器材兼美甲工具。準備不同粗細、不同材質(天然樹枝如無毒果樹枝最好,粗細不一能讓牠們腳掌肌肉得到鍛鍊,預防關節炎)、不同紋路的站棍,交錯擺放。磨趾棍也建議放一根,幫助牠們磨指甲(但別指望牠們自己就能磨好,定期修剪還是要靠你)。
- 食盆 & 水杯:衛生至上! 選開口大、淺一點、容易清洗的(陶瓷或不鏽鋼材質佳),掛在籠壁方便牠們取用。每天換新鮮的水! 水杯卡藻類很常見,記得勤刷洗。食盆也別讓飼料碎屑堆積發霉。
- 鳥澡盆:看牠們心情! 不是所有白文鳥都愛洗澡(個體差異很大),但你得準備一個淺盆放在籠底或籠內固定位置(有些鳥喜歡主人噴水霧)。白文鳥飼養器具中的澡盆不用太複雜,淺淺的、能站進去就好。看到牠們跳進去撲騰水花,真的超療癒!天氣熱時尤其重要。
- 玩具:精神食糧不可缺! 啃咬玩具(軟木、藤球、墨魚骨)、攀爬繩梯、小鈴鐺(要選安全、不會夾腳的)、甚至藏點小零食讓牠們探索。白文鳥飼養器具裡的玩具是用來排解無聊、預防啄羽症的!記得定期更換玩具組合,保持新鮮感。不過,籠子空間有限,別塞太滿影響活動哦!
- 繁殖箱(如有需要): 如果養一對且有計劃讓牠們繁殖(這又是另一門學問了!),才需要準備。掛在籠外高處,營造安全感。

必備白文鳥飼養器具清單與重點
器具類型 | 重要性 | 關鍵要求 | Lina經驗談與提醒 |
鳥籠 | ★★★★★ | 尺寸優先! 長>寬>高,間距~1cm。材質:不鏽鋼最優。方正造型。底盤抽屜式。 | 絕對別省! 最小底面積建議60x40cm (養一對)。狹小空間是壓力和行為問題主因。塑膠籠易啃壞。圓形籠NG! |
站棍 (多樣化) | ★★★★★ | 粗細不一、材質天然 (無毒果樹枝)、紋路不同。包含至少一根磨趾棍。 | 光滑塑膠棍是鳥腳殺手!天然樹枝需洗淨烘乾。磨趾棍非萬能,定期修剪指甲是飼主責任。 |
食盆 & 水杯 | ★★★★★ | 開口大、淺、易清洗。材質:陶瓷/不鏽鋼。穩固懸掛。 | 天天換水&洗杯! 水杯易長藻類/細菌。食盆每日清殘渣。塑膠盆易刮傷藏汙納垢。 |
鳥澡盆 | ★★★☆☆ | 淺底、放置穩固 (籠底或籠內平臺)。 | 非所有鳥都愛洗。可嘗試霧狀噴水。提供乾淨水源即可,不強迫。 |
玩具 (輪替使用) | ★★★★☆ | 啃咬類 (軟木、藤球、墨魚骨)、攀爬類 (繩梯)、探索類 (藏食玩具)、鈴鐺 (安全款)。 | 精神健康關鍵! 預防無聊啄羽。定期更換組合保持新鮮感。避免過多塞滿籠子。塑料玩具注意是否易碎吞食。鈴鐺選縫隙小、不易夾腳款。 |
繁殖箱 | ★☆☆☆☆ | 籠外懸掛式、內部隱蔽、適當墊材 (無塵刨花/乾草)。 | 僅在確定繁殖計畫且有充足知識時準備! 繁殖需極大責任與風險承擔。非必需品。 |
籠布/蓋巾 | ★★★☆☆ | 透氣布料 (棉/麻)。 | 提供安全感、幫助規律作息 (晚上蓋住部分籠子遮光/擋風)。白天不需全蓋。 |
餵飽小寶貝:飼料選擇與自製樂趣
白文鳥飼養的核心任務之一,就是讓牠們吃得營養又健康!市售的「綜合穀物飼料」是最常見的選擇,方便省事。但老實說,我以前在園裡就發現,很多鳥其實很挑食,特別是這種混合穀物,牠們會把最愛吃的(通常是油脂高的瓜子、麻子)先挑光,剩下討厭的穀物(像滋養丸或某些穀粒)就不吃了。長期下來營養絕對不均衡!所以,選擇成分優良、滋養丸比例高的飼料品牌很重要(或者乾脆選以滋養丸為主的飼料,再額外補充少量穀物當點心)。
當然,白文鳥飼養的樂趣之一也包括動手做!白文鳥自製飼料不僅能確保食材新鮮,更能根據季節或鳥寶狀態調整。不過要注意營養均衡和安全衛生!白文鳥自製飼料絕不是隨便抓把米或丟點剩飯菜(千萬不可以!)。常見的白文鳥自製飼料基底可以是:
- 無鹽熟蛋黃:優質蛋白質和卵磷脂來源。(少量,每週1-2次)
- 煮熟的糙米/小米/藜麥:提供碳水化合物。
- 新鮮無農藥蔬菜泥/細末:胡蘿蔔、青江菜、地瓜葉、玉米粒(少量)等,補充維生素和纖維。洗乾淨!
- 新鮮水果泥/細丁:蘋果、芭樂(去籽)、木瓜等維生素來源。份量要少,糖分高!
- 少量無調味熟雞肉/魚肉細末:額外蛋白質(偶爾給予)。
- 墨魚骨粉/紅土:補充鈣質礦物質。(可拌入或單獨提供)
白文鳥自製飼料的重點是:少量多樣化、新鮮製作、當餐吃完!沒吃完的一定要丟掉,夏天很容易變質。這比較適合當作「濕料」加餐,而不是完全取代乾飼料。我自己會每週做1-2次小份量的濕料,看牠們吃得津津有味,超有成就感!但說真的,如果時間不夠或怕麻煩,選擇一款優質的滋養丸主食,再搭配每天適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切小塊或夾在籠子上讓牠們啃),是最保險也最均衡的 白文鳥飼養方式。
常見適合白文鳥的新鮮食物一覽
食物類型 | 推薦選擇 | 餵食頻率與份量 | 重要提醒 |
蔬菜 (主食級) | 青江菜、A菜、大陸妹、地瓜葉、蘿蔔葉、油菜花、甜椒(去籽)、小黃瓜(去籽)、苜蓿芽 | 每日供應 | 徹底清洗農藥! 切細絲或小塊。深綠色葉菜是鈣質好來源。 |
蔬菜 (適量) | 胡蘿蔔(熟或細絲)、玉米粒(少量)、南瓜(熟)、碗豆苗 | 每週數次 | 胡蘿蔔素豐富。玉米、南瓜糖分較高。 |
水果 (點心級) | 蘋果(去籽)、芭樂(去籽)、木瓜(少量)、草莓(少量)、藍莓、奇異果(少量) | 每週少量2-3次 | 份量務必少! 切小丁。是維生素補充,非主食。糖分過高易肥胖、酵母菌過度繁殖。酪梨、櫻桃、蘋果籽劇毒絕對禁止! |
蛋白質補充 | 熟蛋黃 (壓碎)、無鹽水煮雞胸肉 (撕極細絲)、無刺水煮魚肉 (細碎) | 每週少量1-2次 | 提供優質蛋白質。務必煮熟、無調味、份量極小! 過量易造成腎臟負擔。 |
發芽穀物/種子 | 小米穗、無毒草籽、洗淨泡水發芽的豆苗/小麥草 | 每週提供作為零食 | 營養價值高,鳥兒愛啃食。發芽過程需注意衛生,避免發霉。 |
鈣質礦物質 | 墨魚骨 (懸掛籠內)、無添加紅土/礦物塊 | 長期放置 | 自由啄食,補充鈣質預防軟蛋症。墨魚骨需選購鳥用安全產品。 |
絕對禁止! | 巧克力、咖啡、茶、酒精、酪梨、洋蔥、大蒜、櫻桃核/蘋果籽、過鹹/過油/加工食品、含農藥殘留蔬果 | 絕對不可! | 對鳥類有劇毒或嚴重健康危害! |
甜蜜的負擔:日常照顧與健康守護
養鳥最怕什麼?當然是生病啦!小傢伙不會說話,等我們發現牠不對勁時,往往已經病得不輕。白文鳥疾病不少,有些預防勝於治療,有些則需要主人敏銳的觀察力。以前在園裡,學會的第一課就是:每天花幾分鐘仔細觀察你的動物夥伴,就是最好的健保!
常見的白文鳥疾病包括:
- 呼吸道問題: 打噴嚏、流鼻水(鼻孔溼潤或有分泌物)、呼吸困難(張嘴呼吸、尾巴上下擺動)、呼吸有聲音。這超級常見!環境溫差變化大、空氣太差(菸味、香水、灰塵多)、通風不良、感冒或感染黴漿菌都可能。保持環境清潔、溫度穩定、空氣流通是關鍵。 一發現症狀,儘速就醫! 呼吸道惡化很快。
- 消化道問題: 拉肚子(水便、綠便、便便形狀異常)、嘔吐、厭食、嗉囊阻塞(摸脖子下方腫脹硬硬的)。原因可能是吃到不潔食物、細菌感染、寄生蟲、或肝腎問題。提供乾淨飲食和飲水、定期清理籠具非常重要。 水便拖不得,容易脫水致死。
- 寄生蟲: 羽蝨、蟎蟲(夜間活動,鳥會躁動、拔毛)、體內寄生蟲(影響消化吸收)。定期幫牠們洗澡(或噴驅蟲噴霧,需獸醫處方)、保持籠內乾燥清潔、新鳥帶回家先隔離觀察。
- 營養性疾病: 最常見就是只吃種子導致維生素A缺乏(眼睛問題、免疫力差)、缺鈣(軟骨、軟蛋症、抽搐)。這就是為什麼強調飲食多樣化、補充蔬菜水果和墨魚骨!白文鳥自製飼料或優質滋養丸能大大降低這風險。
- 啄羽症: 自己或同伴互啄,把羽毛拔光光。看得超心疼!原因很複雜:壓力(環境吵雜、空間太小、孤單無聊)、營養不良、皮膚病寄生蟲、或單純是壞習慣。改善環境、豐富化生活、檢查身體、必要時戴頭套或分開。 這需要耐心找出根本原因。
預防白文鳥疾病的不二法門:環境乾淨、飲食均衡、溫度穩定、細心觀察、定期健檢(最好一年一次,尤其老鳥)。 家裡準備一個專門的「鳥用外出籠」,萬一需要就醫才不會手忙腳亂。發現異狀,別亂餵人用藥!請找專業的鳥類獸醫! 全台有看鳥的獸醫不多,建議先查好離家近的在哪裡,以備不時之需。預防永遠比治療輕鬆多了,錢包和鳥寶都少受罪!

長久的陪伴:關於壽命的現實
我知道大家都希望寶貝能陪我們一輩子。白文鳥壽命有多長?在良好飼養環境下,7到10年是比較常見的範圍,有些照顧得非常好的,甚至可以活到12-15歲!這跟牠們小小的身形比起來,其實不算短了。但相對的,飼主的責任期也很長。你能承諾未來十年,無論生活怎麼變化(搬家、結婚、生子、工作忙碌),都能好好照顧牠們嗎?這點真的要想清楚。我以前遇過太多因為「小孩不養了」、「要搬家了」、「沒時間了」而被送來棄養的可憐小鳥,每次看到都覺得很難過。
影響白文鳥壽命的關鍵因素,其實就是前面講的所有重點:優質的飲食(避免肥胖與營養失衡)、寬敞乾淨的居住環境、穩定的溫溼度、豐富的精神刺激、避免意外發生(門窗關好、貓狗隔離、小心踩到)、以及最重要的——及時且正確的醫療照護。 鳥類忍痛能力很強,生病時常常已經很嚴重了。飼主的細心程度,直接影響牠們的白文鳥壽命。養牠,就請負責到底,給牠一個安穩長壽的家。

互動的藝術:讓鳥寶愛上你
養鳥最開心的時刻是什麼?對我來說,就是牠們信任你、願意跟你互動的時候!白文鳥玩賞法的核心在於耐心和尊重。牠們不是玩具,是敏感的小生命。
- 建立信任是第一步: 剛到新家,別急著抓牠玩!讓牠安靜適應幾天。每天輕聲跟牠說話(固定叫牠名字),動作放慢。手拿好吃的(如一小片蘋果或小米穗)慢慢靠近籠邊,讓牠習慣你的手和好東西的連結。絕對不要硬抓! 這只會讓牠更怕你。想想牠們白文鳥生活習性中的膽小特質。
- 出籠放風時間: 當牠熟悉環境後,可以嘗試在安全的房間(關窗、關門、無風扇、遮蔽危險角落如窄縫)讓牠出籠飛翔探索。這是重要的運動和心智刺激!開始時間短一點,慢慢延長。白文鳥玩賞法的精髓之一就是這段自由時光。你可以坐在地上,手放飼料,吸引牠主動靠近你。不要追著牠跑!
- 訓練小趣味: 等牠不怕你的手了,可以嘗試簡單訓練,例如用手勢配合口令(如「上來」),引導牠站到你的手指上。用牠最愛的小點心當獎勵!記住,白文鳥玩賞法要愉快,訓練時間短、正向鼓勵為主(零食或口頭誇獎)。勉強牠或牠不想做時就停止。
- 溫柔的互動: 有些親人的白文鳥喜歡主人輕輕用指腹摸摸牠的頭或脖子(避開背部,那是敏感區)。觀察牠的反應,牠喜歡才會靠過來,不喜歡就別勉強。單純地陪著牠,看牠梳理羽毛、啃玩具,也是一種享受。
- 說話與唱歌: 雖然白文鳥不像鸚鵡那麼會說話,但牠們其實很喜歡聽主人溫柔的聲音。跟牠說話、對牠唱歌,牠們會很安心。
白文鳥玩賞法沒有速成班,全靠每天的點滴累積。當牠主動飛向你、站在你肩上唱歌、或在你手上安心打瞌睡時,那種被信任的感覺,真的超級無敵幸福!這需要時間,但絕對值得。還記得我以前照顧過一隻很怕人的棄養白文鳥,花了整整半年,牠才願意從我手上吃東西,那一刻的感動,我到現在都忘不了。

Q&A時間:Lina來解答!
白文鳥適合新手嗎? 嗯…這個問題要分開看。如果單純以「好養活」的標準,牠們比很多大型鸚鵡或嬌貴鳥種(如某些文鳥科近親)要強健一些,飲食環境要求相對明確。但是! 新手最容易忽略的是牠們對陪伴(最好是同類伴侶)、空間(夠大的籠子和放風)、環境穩定(溫度、安靜) 的需求,以及需要主人具備細心觀察健康狀況的能力。牠們生病時症狀可能不明顯,等發現常常有點晚了。所以,我會說牠們可以作為新手入門鳥,但前提是飼主必須做足功課,了解前面提到的所有白文鳥飼養要點、白文鳥生活習性,並且有心理準備投入長達十年的照顧責任。如果只是想要一個「會動的裝飾品」,那真的不適合。
白文鳥溫度和溼度要求? 牠們對溫度的適應力其實比想像中好一點,但最舒適的溫度範圍大約在 攝氏22度到28度之間。台灣夏天動輒35度以上,冬天又可能降到十幾度甚至更低(尤其北部),這對牠們都是壓力來源!
- 怕熱: 超過30度,白文鳥就可能張嘴喘氣、翅膀張開散熱。一定要避免陽光直射鳥籠!提供洗澡水、保持通風(但避免冷氣或電風扇直吹)、必要時開冷氣或放在家裡較陰涼的房間。高溫是隱形殺手,中暑很危險!白文鳥生活習性偏好溫和氣候。
- 更怕冷和溫差! 低於15度對牠們來說就很冷了,會蓬毛縮成一團。尤其溫差變化太大(例如早晚溫差大,或從溫暖房間突然到冷颼颼的陽台),非常容易感冒生病!冬天一定要做好保暖:
- 把鳥籠移到室內溫暖、無冷風直吹(避開門窗縫)的位置。
- 必要時使用「鳥用」保溫燈(設定溫控,避免過熱或燙傷,注意電線安全!)。絕對不能用一般電暖器直吹! 太乾燥又危險。
- 可以用籠套或厚布覆蓋籠子三面(留一面通風),幫助擋風保溫。
- 溼度: 相對沒溫度那麼敏感,維持在40%-60%左右是比較舒適的。台灣通常比較潮溼,保持通風避免籠內黴菌滋生更重要。冬天開暖氣可能會太乾,觀察鳥寶羽毛是否乾燥粗糙,可以用淺盆放點水增加環境溼度(但別放籠內避免打翻)。
白文鳥如何分辨公母? 這對新手來說真是個難題!白文鳥不像某些鳥種公母羽色差異明顯(牠們都白白淨淨的)。通常需要綜合判斷,而且幼鳥時期非常難分:
- 聽叫聲(最可靠): 這是成年後比較準的方法。
- 公鳥: 叫聲比較複雜、響亮、婉轉多變,常常會「連珠炮」般地唱歌,尤其發情期更明顯(就是想吸引女生注意嘛!)。牠們是文鳥科裡比較會唱歌的。
- 母鳥: 叫聲相對單調、短促,通常是「啾、啾」或「嘰、嘰」這樣的單音。比較少聽到牠們長篇大論地唱歌。
- 看嘴型和顏色(輔助判斷):
- 公鳥: 成鳥(約6-8個月後)的嘴喙(蠟膜部分,鼻孔周圍)顏色通常會變得比較深紅、鮮豔、隆起也比較明顯,尤其在發情期。嘴型有時看起來較粗壯。
- 母鳥: 成鳥的嘴喙顏色通常比較淡,偏粉紅或淺橙色,蠟膜較平坦。嘴型可能相對細緻一點?
- 看行為(參考用):
- 公鳥: 比較愛唱歌炫耀、活潑好動(有時會比較兇一點點)、發情期會有明顯的「跳求偶舞」行為(上下點頭、豎起頸部羽毛)。
- 母鳥: 相對安靜內斂一些(但也看個性),發情期可能會蹲低、抖動翅膀示意接受。
要提醒的是:
- 幼鳥幾乎分不出來! 小時候公母叫聲都很細小單調,嘴色也都淡淡的。
- 個體差異很大! 不是每隻公鳥都很會唱,也有安靜的公鳥;也不是每隻母鳥都不唱歌(偶爾高興也會哼兩句)。
- 最保險的方法: 如果是想確定性別選伴侶,最準確還是找有經驗的鳥店老闆幫忙看(但也可能看錯),或者等牠們成年(6個月後)透過叫聲判斷最準。或是直接找專業獸醫做DNA檢驗(通常是採羽毛或血液)。我其實覺得,除非要繁殖,性別不是最重要,每隻鳥的個性差異反而更大,重要的是你愛牠、照顧好牠!
養白文鳥真的是一段充滿挑戰卻又無比甜蜜的旅程。看著牠們從怯生生的小毛球,變成信任你、在家裡自由飛翔的小精靈,那份感動難以言喻。牠們不只是寵物,更是家人,是每天回家後嘰嘰喳喳迎接你的小溫暖。白文鳥飼養路上當然有辛苦(早起清鳥籠的冬天早晨、生病時的擔憂、偶爾被咬一口),但更多的,是牠們帶來的純粹快樂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