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Lina來跟大家聊聊「爬樓梯」這件日常小事!老實說,以前我也覺得爬樓梯累死人,能搭電梯絕對不走樓梯。但自從有一次電梯維修(對,就是這麼老梗的開端),被迫爬了十層樓回家,那個喘到不行的感覺,還有隔天大腿的痠痛感,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咦?這是不是個被忽略的超棒運動啊?」結果一試成主顧,現在它可是我居家運動的秘密武器呢!
目錄
為什麼我會愛上爬樓梯?親身體驗!
一開始真的只是逼不得已。但連續爬了幾天(好吧,一開始是斷斷續續,因為太累了),我發現身體有點不一樣。最明顯的是精神變好了!早上爬個幾趟,感覺腦袋特別清醒,比喝咖啡還有效(個人感覺啦)。再來是,褲子好像沒那麼緊了?這讓我眼睛一亮,開始認真研究 「爬樓梯減肥」 的可能性。
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爬樓梯消耗的熱量這麼可觀!我立刻翻出體重計和運動手環,想實際測試一下 「爬樓梯熱量」 到底有多厲害。下面這張表是我當時紀錄的數據,用的是我家普通公寓的樓梯(一層大約16階),用的公式是比較常見的估算方式(70公斤成人為例):
爬樓梯時間 (分鐘) | 大約消耗熱量 (大卡) | 相當於… (輕鬆理解版) |
10 分鐘 | 約 70-100 kcal | 一小碗白飯的 1/3 ! |
20 分鐘 | 約 140-200 kcal | 一杯全糖珍珠奶茶的 1/3 到一半! |
30 分鐘 | 約 210-300 kcal | 一個菠蘿麵包! |
45 分鐘 | 約 315-450 kcal | 一個大雞腿便當的熱量! |
60 分鐘 | 約 420-600 kcal | 驚人!快接近一個排骨便當了! |
(註:實際消耗會因體重、速度、階梯高度、個人代謝差異而不同,但這個範圍值很有參考性!顏色用比較活潑的藍綠漸層~)
看到沒?!認真爬個半小時到一小時,那個熱量消耗真的很可以!這對想 「爬樓梯減肥」 的人來說,絕對是個超實際的選擇。重點是,幾乎零成本,不用花錢去健身房,下樓就有(前提是你住公寓大樓啦,透天厝的樓梯也OK)。

爬樓梯好處不只減肥!根本是全身大保健!
當然啦, 「爬樓梯減肥」 效果吸引人,但爬樓梯的好處可遠遠不止於此!認真爬了一段時間,加上查資料,我發現 「爬樓梯好處」 多得讓我驚喜:
- 強化下半身肌群: 臀肌、大腿前後側肌群、小腿肌通通練到!這對穩定骨盆、改善下半身線條超級重要。爬久了,你會感覺走路更有力,屁股好像也變翹一點點(自己覺得啦)。
- 提升心肺功能: 這點超有感!剛開始爬三層就喘得像條狗,現在可以連續爬個十幾二十分鐘還OK。心肺耐力變好,整個人都覺得輕鬆很多。
- 骨質密度加分: 這是負重運動啊!對預防骨質疏鬆有幫助,尤其女生更要重視。
- 方便性無敵: 這絕對是最重要的 「爬樓梯好處」 之一!天氣不好?沒問題!疫情不敢去健身房?沒問題!時間零碎?沒問題!只要有樓梯就能動,隨時隨地,超級彈性。
- 促進代謝: 屬於中高強度運動,能有效提升運動後的過氧消耗(EPOC),意思就是爬完後的一段時間,身體還在默默燃燒熱量!這對 「爬樓梯減肥」 是超級加分項!
- 改善心情: 運動會分泌腦內啡,爬樓梯也一樣!爬完雖然累,但那種舒暢感,還有達成目標(例如今天爬了10趟!)的小小成就感,真的很解壓。
老實說,以前我只知道爬山好,沒想到 「爬樓梯好處」 這麼多,幾乎可以說是「垂直版的山」了!而且更容易執行。

關鍵來了!爬樓梯技巧不學好,小心膝蓋哇哇叫!
我知道我知道,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第一個擔心的就是:爬樓梯傷膝蓋!沒錯,姿勢不對、硬撐、或是本身膝蓋狀況就不太好的人,確實可能受傷。這就是為什麼掌握正確的 「爬樓梯技巧」 無比重要!這可是影響你能不能持續享受 「爬樓梯好處」 的關鍵!
Lina的爬樓梯技巧筆記大公開:
這是我親身嘗試、調整,也請教過物理治療師朋友後整理的重點!請務必記住:
- 暖身!暖身!暖身! 超級重要!別一上來就衝刺爬十層。先花個5分鐘做動態伸展:原地抬膝、腳踝轉圈、開合跳幾下,讓身體熱起來。
- 姿勢是王道:
- 抬頭挺胸: 千萬別駝背!想像頭頂有條線拉著你,核心(肚子)稍微收緊,保持身體中立穩定。
- 腳掌踩好踩滿: 每一步都要 整個腳掌 穩穩地踩在階梯上,尤其是腳跟要確實著地。避免只用前腳掌或腳尖點一下就上去,這樣膝蓋壓力超大!(容易受傷的壞姿勢!)
- 膝蓋方向: 膝蓋要對準腳尖的方向(第二、三根腳趾),不要內八或外八。爬的時候稍微注意一下。
- 用臀肌發力: 感覺是臀部和大腿後側的肌肉在用力把你推上去,而不只是靠大腿前側硬撐或膝蓋在頂。可以刻意在踏上階梯時,感受一下屁股收緊的感覺。
- 輕扶扶手: 如果需要,可以 輕輕扶著 扶手保持平衡,特別是在下樓或比較累的時候。但不要整個身體重量都壓上去倚賴它,那就失去鍛鍊效果了。
- 速度與節奏:
- 不求快,要求穩: 剛開始寧可慢一點,把姿勢做對。找到一個可以持續、呼吸稍微加快但不至於喘不過氣的節奏。可以用「還能勉強說話」的程度來判斷強度(有點喘,但還可以講短句子)。
- 控制下樓速度: 下樓對膝蓋的衝擊其實比上樓大!一定要 更慢、更小心。同樣腳掌踩滿,膝蓋微彎,像緩衝器一樣,一階一階穩穩地下。千萬不要蹦蹦跳跳或衝下樓!
- 時間與頻率:
- 循序漸進: 別想一步登天!從每天爬個5-10分鐘開始(比如爬個3-5趟,一趟上+下算一趟),讓身體適應。一週後覺得輕鬆了,再慢慢增加時間或趟數。
- 聽身體的聲音: 膝蓋或腳踝出現不適(不是運動後的正常肌肉痠痛哦!是關節痛),一定要休息!別硬撐。適當的休息也是訓練的一部分。
- 一週3-5次: 不需要天天爬,讓肌肉有時間修復成長效果更好。搭配其他運動(如散步、瑜伽)更棒。
這些 「爬樓梯技巧」 真的幫了我大忙。記得剛開始爬,膝蓋前方有點怪怪的感覺,後來調整了腳掌落地方式和用力模式(多用臀肌!),不適感就消失了。姿勢對了,才能安全長久地享受爬樓梯帶來的各種好處。
爬樓梯熱量消耗實戰比較:它真的划算嗎?
前面提過 「爬樓梯熱量」 消耗很可觀,但口說無憑,讓我們來點具體的比較。我把爬樓梯和其他常見運動在「相同時間」下的熱量消耗做個對照(同樣以70公斤成人、中等強度估算),大家看看值不值:
30分鐘運動熱量消耗大比拼 (單位:大卡)
運動項目 | 大約熱量消耗 | 備註 |
爬樓梯 (上) | 210-300 | 👍 居家可做,零成本! |
慢跑 (8km/h) | 280-350 | 需場地/跑步機,對膝蓋衝擊較大 |
騎腳踏車 (中) | 240-300 | 需要腳踏車/飛輪車 |
快走 (6km/h) | 180-220 | 較溫和,需較長距離/時間 |
游泳 (自由式) | 250-350 | 消耗高,但需泳池,技術門檻較高 |
跳繩 (中速) | 300-400 | 消耗超高,但連續跳30分鐘非常累且單調 |
有氧舞蹈 | 200-250 | 有趣,但需空間或跟著影片 |
爬樓梯 (上) | 看!它排很前面! | 💪 效率高、方便、省錢! 顏色用醒目的橘紅色! |
這樣一比,是不是覺得 「爬樓梯熱量」 消耗的效率真的很不錯?特別是在 「方便性」 和 「成本」 上,幾乎完勝!對於時間寶貴、預算有限,或者單純就是懶得出門(對,我承認有時候就是懶)的人來說,爬樓梯真的是 「爬樓梯減肥」 和維持體能的絕佳方案!
當然,我不是說其他運動不好喔!各有優點。只是爬樓梯的 CP值(性價比) ,在「容易執行度」這點上,真的超高!特別適合當作家裡蹲時(或WFH休息時)的快速燃脂選擇。

Lina的爬樓梯減肥計畫大公開 (一個月有感版)
既然 「爬樓梯減肥」 有效又方便,那要怎麼規劃呢?純分享我自己的經驗和建議,給剛開始的朋友參考。記住,一定要配合前面講的 「爬樓梯技巧」 哦!
目標: 養成習慣、提升體能、溫和減脂(搭配飲食調整效果更好!) 頻率: 每週 4-5 次(中間穿插休息日) 地點: 自家公寓樓梯間(安全乾淨最重要)
第一週:適應期 (重點:姿勢正確!)
- 爬樓梯時間:每次 10-15 分鐘 (約 3-5 趟完整上+下)
- 速度:非常慢沒關係,專注在「腳掌踩滿階梯」、「膝蓋對腳尖」、「感覺臀肌用力」。
- 感受:可能會覺得大腿前側或臀部痠,正常。膝蓋有任何刺痛或不適立刻停!
- 目標:讓身體習慣動作模式,建立基本肌耐力。不要貪多!
第二週:建立期 (重點:找到節奏感)
- 爬樓梯時間:每次 15-20 分鐘 (約 5-7 趟)
- 速度:可以稍微加快一點點,找到一個「有點喘但還能說話」的節奏。
- 變化:嘗試「連續上樓」2-3趟後,才下一次樓(減少下樓次數,降低膝蓋負擔)。
- 目標:穩定執行,感受心肺的提升。
第三週:提升期 (重點:增加強度)
- 爬樓梯時間:每次 20-30 分鐘 (約 7-10 趟)
- 速度:維持穩定節奏。
- 變化:
- 方式一:增加「連續上樓」的趟數(例如連續上3-4趟再下一次樓)。
- 方式二:在體力允許的最後1-2趟上樓時,稍微加快一點速度(小小衝刺感)。
- 目標:提升 「爬樓梯熱量」 總消耗,進一步挑戰體能。
第四週:鞏固期 (重點:融入生活)
- 爬樓梯時間:每次 25-35 分鐘 (或依個人感覺調整)
- 速度/變化:維持自己習慣且舒服的節奏和方式。可以嘗試:
- 兩階一跨?(如果階梯不高且腿部肌力夠,能更強化臀腿,但膝蓋壓力也稍大,請謹慎評估自身狀況!)
- 背個輕量背包增加負重?(進階玩法,初學者不建議)
- 目標:讓爬樓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享受它帶來的 「爬樓梯好處」 !
重要補充:
- 飲食: 想 「爬樓梯減肥」 效果明顯,飲食控制絕對是關鍵!爬樓梯消耗的熱量,可能一塊蛋糕就抵消了。多喝水、均衡飲食、控制精緻糖分和油炸物。
- 聆聽身體: 永遠是最高原則。累了就休息,痛了就停止。休息日可以做伸展或散步。
- 紀錄與獎勵: 簡單紀錄爬的時間或趟數,看到進步會很有動力!達成小目標給自己一點獎勵(非食物類!)。
- 下樓梯: 務必謹慎、緩慢!下樓對膝蓋的壓力較大,是很多人忽略的 「爬樓梯技巧」 重點。
我自己這樣執行下來,一個月後感覺體力變好很多,爬樓梯不再氣喘吁吁,而且搭配飲食調整,體態也變得更緊實(體重倒是沒掉很多,但尺寸有變小!肌肉比較重嘛)。重點是真的很方便,不用特別出門,省下超多時間!

爬樓梯常見Q&A:Lina經驗談
最後整理幾個我自己曾經有過,或粉絲常問的問題,用我的經驗和查到的資料來回答:
Q:爬樓梯減肥真的有效嗎?多久能看到效果?
A:有效!前面表格也看到了 「爬樓梯熱量」 消耗很實在。但效果取決於 頻率、強度、持續時間,還有最重要的「飲食控制」。單靠爬樓梯,飲食不變,效果有限。飲食有配合,認真爬,一兩個月「體態」通常會有感覺(衣服變鬆、精神變好)。體重變化因人而異,肌肉增加可能抵銷脂肪減少的數字。所以別只看體重計! 「爬樓梯減肥」 是健康減脂的好幫手,但非仙丹妙藥。
Q:爬樓梯好處很多,但聽說很傷膝蓋?膝蓋不好的人可以爬嗎?
A:這是最常見的擔憂!關鍵在於 「姿勢」 和 「量力而為」! 正確的「爬樓梯技巧」 (腳掌踩滿、膝蓋對腳尖、用臀發力、下樓放慢)能大幅降低膝蓋壓力。如果本身膝蓋已經有問題(如退化性關節炎、韌帶受傷等),強烈建議先諮詢醫師或物理治療師!初期可以從非常少量開始(例如只爬上樓2-3層),或者改做其他對膝蓋更友善的運動(如游泳、騎固定式腳踏車)。「預防勝於治療」,沒有膝蓋問題的人,用正確姿勢爬,反而能強化周邊肌群保護膝蓋呢!
Q:爬樓梯熱量消耗那麼高,那每天爬一小時會不會瘦很快?
A:理論上消耗熱量多,但實務上… 很難!除非你是體能超好的人,否則每天連續爬一小時樓梯,對身體(特別是膝蓋和下肢關節)的負擔非常大,受傷風險高! 「爬樓梯減肥」 要的是 「可持續性」 !建議從短時間開始(如20-30分鐘),每週幾次,搭配其他運動或休息,讓身體恢復,效果反而更好也更安全。想增加消耗,不如在安全範圍內「稍微提升強度」(如加快一點點上樓速度),而不是單純拉長時間。
Q:爬樓梯技巧裡面,最難做到的是哪一點?
A:對我來說,是 「用臀部發力」 !一開始真的沒感覺,大腿前側痠爆,臀部卻無感。後來我試著: 上樓前先做幾個「臀橋」啟動臀部肌肉。 爬的時候,刻意在踏上階梯、身體往上時,想像「用屁股把身體推上去」,同時「收緊小腹」。 爬完後做「弓箭步」或「深蹲」加強臀部感受度。 多練習,慢慢就會抓到訣竅了!這點做好,膝蓋壓力會小很多,也是 「爬樓梯技巧」 的核心之一。
Q:除了減肥和健身,爬樓梯還有其他好處嗎?
A:當然有!這也是我愛它的原因, 「爬樓梯好處」 很全面: 提升骨密度: 屬於荷重運動,對骨骼健康有益。 改善心血管健康: 規律爬有助降血壓、改善膽固醇(研究支持)。 增進日常功能: 爬樓梯能力變好,代表日常生活(追公車、搬東西上樓)更輕鬆! 釋放壓力: 專注在呼吸和腳步上,其實有點像動態冥想,爬完心情會舒暢。 方便省時: 這個優點我講N次了,但真的很重要!容易執行才能持久。
Q:下雨天/大熱天/空氣不好時,在家可以怎麼模擬爬樓梯?
A:這問題很實際!替代方案: 登階運動: 找一個穩固的踏板(或利用家中穩固的矮凳、樓梯最底下一階),輪流踏上去再下來,模擬爬樓梯動作。注意安全! 深蹲變化: 分腿蹲、登階深蹲等,能鍛鍊到類似肌群。 開合跳/原地高抬腿: 提升心肺,但對下肢肌力的刺激不如爬樓全面。 跳繩: 高強度,消耗熱量大,但對膝蓋衝擊也較大。 有氧運動影片: 很多線上影片包含模擬登階的有氧動作。 還是最愛真實的樓梯啦!但遇到真的無法出門時,在家動一動總比不動好。
爬樓梯真的是我挖到的居家寶藏運動!它不需要器材、不花錢、不看天氣臉色、時間彈性,還能帶來紮實的 「爬樓梯好處」 。只要掌握關鍵的 「爬樓梯技巧」 ,特別是保護好膝蓋,它絕對是實踐 「爬樓梯減肥」 和維持健康的好方法。看到 「爬樓梯熱量」 的消耗數據,更讓人充滿動力對吧?
如果你也想找個隨時能開始的運動,不妨就從今天回家的那幾層樓梯開始吧!別急,慢慢爬,姿勢擺第一。也許過一陣子,你也會跟我一樣,發現這平凡的「爬樓梯」,原來藏著這麼多不平凡的好處!期待聽到你們的爬樓梯故事!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