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揹著揹包跑遍全臺二十幾年的旅人,我對臺灣的海岸線情有獨鍾。而說到東海岸絕對不能錯過的經典地標,「三仙臺跨海步橋」絕對穩坐前三名!這座橫跨在太平洋與礫石灘之間、宛如巨龍般的紅色橋樑,不僅是臺東的象徵,更是無數旅人鏡頭下的夢幻主角。讓我用這十幾次造訪積累的經驗,帶你深入認識這個充滿魅力的地方,避開人潮、找到最美的角度,順道吃遍周邊好料!
目錄
關於三仙臺與那座傳奇的跨海步橋
我得先坦白,第一次聽到「三仙臺」這名字時,腦袋裡浮現的是三仙老公公在下棋的畫面(笑)。後來才知道,這名字源自傳說中八仙過海時,呂洞賓、何仙姑和李鐵拐曾在此休憩,留下了三塊巨大岩石(就是島上的三座珊瑚礁岩峰啦!)。而那座讓人一眼難忘的「三仙臺跨海步橋」,蓋在1987年,取代了過去危險的涉水路徑。當初聽說要蓋橋,當地人還挺反對的,擔心破壞自然景觀。但完工後,這座橋以其獨特的八拱波浪造型(象徵著八仙?),反而成了最吸睛的地標,徹底翻轉了大家的印象。
這座橋全長約398公尺,說長不長,但走起來的體驗真的很特別。它連線了本島和「三仙臺島」。我得說,第一次踏上橋面,看著腳下清澈海水不斷沖刷礫石灘,聽著轟隆隆的浪濤聲,那種震撼感到現在都忘不了。橋身設計成彎曲狀,據說是為了減少強風的影響(東北季風真的很可怕!),也讓每個轉角看到的風景都不同。走在「三仙臺跨海步橋」上,你會發現它不只是交通工具,本身就是一件融入地景的藝術品。
三仙臺跨海步橋 基本資訊速查表
| 專案 | 資訊 | 備註/心得 |
|---|---|---|
| 位置 | 臺東縣成功鎮三仙裡基翬路 | 導航設"三仙臺遊憩區"最準 |
| 長度 | 約398公尺 | 慢慢走+拍照,單程大約抓15-20分鐘 |
| 開放時間 | 24小時開放 (但強烈建議白天前往!) | 注意: 颱風或海象不佳時會封閉,行前務必查氣象或致電問(089-854097 東管處) |
| 門票 | 免費! | 停車場需收費(小型車假日60元/次、平日50元/次) |
| 最適時間 | 清晨日出前後 (人相對少,光線魔幻) / 春季 (氣候相對穩定,避開暑假人潮) | 下午常逆光拍照較吃力,正午太曬 |
| 著裝建議 | 防滑運動鞋/健走鞋、防曬 (帽子/袖套/太陽眼鏡)、薄外套 | 重要提醒: 橋面 無遮蔽,海風大,帽子要戴穩! |

怎麼去最省時省力?超實用交通方式大比拼
去三仙臺,交通確實是個小考驗。這裡不像太魯閣有火車直達,得花點心思規劃。根據我多次經驗,整理出這幾種方式:
- 自駕 (我最推薦!): 這絕對是彈性最高的方式。從臺東市區出發,沿著臺11線(海岸公路)往北開,車程大約1小時到1小時20分。沿途都是無敵海景,開起來很舒服。導航就直接設「三仙臺遊憩區」。停車場算足夠,但假日尤其是連假,強烈建議早上9點前抵達,不然光是等車位就夠你受的。上次暑假中午到,頂著大太陽繞了快半小時才停好,熱到快蒸發!
- 優點: 時間自由,沿途可停靠其他景點(加路蘭、都蘭糖廠、水往上流、成功漁港吃海鮮)。
- 缺點: 長途駕駛較累,停車費需自付。
- 真心話: 兩個人以上攤油錢停車費其實很划算。
- 臺灣好行 - 東部海岸線:
- 路線: 從臺東轉運站(或臺鐵臺東站)搭乘「8101A」路線往靜浦(經三仙臺)。
- 班次: 平日班次不多,假日會增班。務必提前上臺鐵臺灣好行官網查最新時刻表!我曾經在平日錯過一班就得枯等快兩小時... 坐到懷疑人生。
- 下車站: 在「三仙臺遊憩區」站下車。
- 優點: 免去開車疲勞,適合單人旅行或不想開車者。可使用電子票證(悠遊卡等)。
- 缺點: 班次間隔長,時間受限,需配合公車時間。
- 包車/參加一日遊: 這適合時間有限或想一次玩遍東海岸多個點的朋友。KLOOK、KKday上都有不少結合三仙臺、加路蘭、小野柳甚至臺東市區的行程。司機通常經驗豐富,還會介紹景點。
- 優點: 省去交通規劃煩惱,有導覽解說(看運氣),適閤家庭或多人團體。
- 缺點: 費用較高,行程較制式,停留時間可能不夠盡興(通常只給1~1.5小時)。
- 心得: 跟過一次團,時間真的有點趕,「三仙臺跨海步橋」匆忙走完來不及上島探險,有點可惜。
- 摩托車/機車: 從臺東市區騎過來,沿途吹海風很爽快!但要有心理準備,路程不短,太陽曝曬和東北季風的強風是考驗(尤其冬天!)。記得做好萬全防曬和攜帶足夠飲水。
- 優點: 機動性高,停車相對容易。
- 缺點: 體力消耗大,易受天候影響,行李多者不便。
- 特別提醒: 安全第一!海岸公路大卡車不少。

踏上傳奇之橋:不可錯過的景點與私房秘技
來到三仙臺,主角當然是「三仙臺跨海步橋」。但怎麼玩才能值回票價(雖然免門票,但時間和體力也是成本啊!)?以下是我的必訪清單和私房心得:
- 「三仙臺跨海步橋」本尊: 這座橋本身就是最大看點!走上橋,感受它的宏偉結構與太平洋的壯闊。八個拱形設計讓每個轉彎都有驚喜。最佳拍攝點推薦:
- 入口處右側小徑: 這裡可以拍到完整的橋身與遠處三仙臺島構成的畫面,經典角度!清晨順光時最美。
- 橋上前半段: 回頭望向本島海岸線,礫石灘與山巒層次分明。
- 橋上拱形最高點: 視野最開闊,感受乘風破浪(有時是字面意義上的「風」...)的氛圍。務必抓穩相機和帽子! 這裡風真的超大,我有頂新買的帽子就這麼飛進太平洋了(淚)。
- 靠近島嶼的橋末端: 回望整座長橋蜿蜒入海的姿態,非常震撼。這也是拍「三仙臺跨海步橋」蜿蜒線條與海浪互動的好位置。
- 踏上三仙臺島探險: 走過「三仙臺跨海步橋」後,真正的寶藏在島上等著你!島上規劃有環島步道(約需1.5~2小時),生態豐富,地質景觀奇特。
- 合歡洞: 島上最大的海蝕洞,走進去很有探險感(記得帶手電筒!手機的勉強能用)。
- 仙劍峽: 狹長的一線天景觀,陽光灑下來時特別有感覺。
- 三仙龕(三仙座): 就是傳說中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停留的三座巨巖啦!看久了還真有點神似?
- 燈塔: 島上的小燈塔(無人看守),是另一個拍照點。
- 生態觀察: 仔細看,島上有豐富的海濱植物、鳥類(如白頭翁、繡眼畫眉)、甚至能在潮池發現小魚蟹。請愛護環境,不帶走任何生物或石頭(這是生態保護區!),也不留下垃圾。
重要提醒: 島上步道部分路段濕滑崎嶇,有些陡坡需要拉繩輔助。請穿著防滑效能好的鞋子(夾腳拖、高跟鞋請直接放棄),評估自身體力與天候狀況(下雨天極度不建議上島)。攜帶足夠飲水(島上無補給!)和輕便雨衣。帶小孩或長輩的家庭,請務必考慮體力與步道難度,安全第一! 我看過不少走到一半臉色發白或小朋友哭著走不動的案例。
- 礫石灘與潮間帶: 別急著上橋!橋下的礫石灘(由火山噴發形成的「礫巖」)本身就是個有趣的地景。退潮時(記得先查詢當日潮汐時間!東管處官網或氣象局都有),可以觀察到豐富的潮間帶生物(但請避免踩踏生物聚集區)。這裡也是拍攝「三仙臺跨海步橋」與倒影(如果有水窪的話)的另類角度。
- 貼士: 礫石灘行走不易,鞋子容易被小石子跑進去,穿包覆性好的鞋子較佳。
- 日出聖地: 三仙臺是臺灣著名的元旦迎曙光熱門地點!每年都吸引大批人潮湧入「三仙臺跨海步橋」等待第一道曙光。想像金色的陽光灑在八拱橋與太平洋上,畫面確實震撼。但...我得說句實在話:人真的超級無敵多! 凌晨就要來卡位,停車位一位難求,寒風中等待數小時是家常便飯。如果你追求寧靜的日出體驗,也許考慮平日非元旦時段,清晨人潮相對少很多(但也不是沒有),一樣能看到絕美日出。記得帶保暖衣物和頭燈/手電筒(摸黑走路需要)!

不只三仙臺!周邊順遊景點推薦
難得跑一趟成功鎮,只玩三仙臺太可惜啦!周邊有不少值得一訪的好去處:
-
成功漁港(新港漁港):
- 介紹: 東海岸最大的漁港,以新鮮豐富的漁獲聞名,尤其是「旗魚」!這裡能感受到濃濃的漁村風情。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港邊路19號(漁港很大,導航設「成功漁會大樓」或「成功漁市場」較準)。
- 交通: 從三仙臺開車南下約10分鐘。臺灣好行「東部海岸線」會停靠「成功站」或「新港漁港」站(下車後需步行一小段)。
- 營業時間:
- 漁貨拍賣(最精彩!): 通常下午14:00~16:00左右開始(視漁船返港時間,建議早點到或致電漁會確認)。親眼目睹拍賣過程非常有趣,但請遵守秩序,別妨礙交易進行。
- 漁會大樓/魚市場: 大致早上8點到下午5點都有店家營業販賣新鮮漁獲或加工品。
- 個人建議: 下午來看拍賣,感受活力,順便買點新鮮魚貨回家(或找餐廳代煮)。港口堤防散步看漁船也很舒服。
-
比西里岸(白守蓮社群):
- 介紹: 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原住民(阿美族)部落。「Pisirian」在阿美語意指「養羊的地方」。幾米團隊在此創作,將「幾米世界的角落」繪本角色融入部落角落,最著名的就是尋找散落各處的「幾米漂浪羊」裝置藝術!還有部落青年組成的「PawPaw鼓樂團」表演(需查詢時間)。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三仙裡白蓮路(近三仙臺)。
- 交通: 從三仙臺遊憩區開車約5分鐘。有明確指標通往部落入口(一個斜坡上去)。步行亦可(約15-20分鐘),但天氣熱時會有點辛苦。
- 營業時間: 部落全天開放入內參觀。但拜訪請保持安靜尊重居民生活。小店或工作室開放時間依各家而定(通常假日較確定)。欲欣賞「PawPaw鼓樂團」表演,務必先查詢官方粉絲專頁或致電部落文化發展協會確認演出時間與是否需要預約。
- 個人心得: 比起人擠人的三仙臺主景區,這裡更有尋寶的樂趣。穿梭在彩繪牆與羊群裝置間,感受部落與藝術的結合,很適合喜歡深度旅遊的人。記得買部落的手工藝品或點心支援在地!

-
石雨傘:
- 介紹: 位於三仙臺北方約10分鐘車程的奇特海蝕地形。一塊細長的平衡巖(蕈狀巖)頂著一塊較大的岩石,遠看像一把佇立海邊的雨傘,是海岸地質的經典教材。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臺11線約105K處(有明顯指標)。
- 交通: 開車沿臺11線北行約10分鐘即達路旁停車場。臺灣好行「東部海岸線」有停靠「石雨傘」站。
- 營業時間: 24小時開放(觀景平臺)。
- 路過拍個照就好: 坦白說,這裡是個非常小的點,下車看看奇特的地形,拍張照,大約停留10-15分鐘就足夠。附近的「男人石」、「女人石」傳說聽聽就好,不用刻意找。
-
卡片教堂(宜灣長老教會):
- 介紹: 隱身在成功鎮南端宜灣部落裡的超迷你可愛百年教堂。它的外觀,據說是一位信徒依照「聖誕卡片」上的教堂圖樣,一磚一瓦親手建造而成,充滿樸拙的手工感與虔誠的信仰力量。
-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宜灣路11鄰104號 (臺11線約99.5K轉入小路)。
- 交通: 從三仙臺開車南下約20-25分鐘。臺11線路邊有小小的「宜灣卡片教堂」指標,要仔細看才不會錯過,轉進去一小段路就到。
- 營業時間: 教堂本體不對外開放參觀內部(是當地居民做禮拜的地方!)。請在外圍拍照、安靜參觀,切勿打擾居民。
- 心得: 雖然只能看外觀,但這座小巧精緻、充滿故事性的教堂,真的會讓人會心一笑。若非順路或對特殊建築有愛,可以斟酌前往。記得保持尊重!

成功鎮美食地圖:海鮮控的天堂
走完「三仙臺跨海步橋」,看完周邊景點,肚子肯定餓扁了!成功鎮最強的就是新鮮海產,尤其是旗魚!分享幾家我吃過或在地朋友推薦的好店:
成功鎮必吃海鮮店家推薦
| 店家名稱 | 特色/必點菜 | 地址/位置 | 用餐心得與提醒 |
|---|---|---|---|
| 宋媽媽海產店 | 老字號代表! 各式現流海魚料理、炸海菜酥、生魚片新鮮便宜。招牌「旗魚米粉湯」(湯頭清甜) | 臺東縣成功鎮中華路195號 (漁港附近) | 人氣爆棚,常需排隊等候! (優點: 選擇多,價格公道; 缺點: 環境較擁擠吵雜,態度見仁見智,主打快炒熱鬧) |
| 佳濱成功旗魚 | 旗魚專賣店! 旗魚生魚片(超厚切)、旗魚鬆、旗魚丸、旗魚香腸、各種旗魚加工品。也有熱食簡餐 | 臺東縣成功鎮大同路65之1號 | 旗魚製品伴手禮首選! 店面乾淨明亮,可買新鮮魚肉真空包或加工品帶回家。熱食部分較精緻,價格稍高但品質穩。 |
| 阿桃姐的魚雜 | 在地隱藏版! 專賣處理好的旗魚各種「雜」部位 (魚腸、魚皮、魚膘、魚肚...) 做成的特色料理 | 成功漁港直銷中心內 (位置較偏內攤) | 敢吃內臟類的老饕必試! 薑絲炒魚雜、魚腸煎蛋是招牌。價格便宜,充滿海味 (有人愛有人怕)。早上漁市時段較易買到。 |
| 成功豆花 | 飯後甜點首選! 古早味傳統豆花 (薑汁糖水或檸檬糖水)、剉冰、燒仙草 | 臺東縣成功鎮中山東路63號 | 豆花口感綿密細緻,糖水不會死甜,夏天來一碗非常消暑。店面不大但乾淨。 |
| 叮哥茶飲(成功店) | 東海岸霸主手搖飲! 臺東限定「 初鹿鮮奶茶 」必點!紅茶/綠茶也香醇 | 臺東縣成功鎮中華路78號 | 在地人氣極高!飯後買杯飲料帶上路,解渴又滿足。初鹿鮮奶是靈魂! |

真心提醒:
- 成功鎮海鮮餐廳很多集中在漁港周邊或中華路上。價格通常透明合理,但點菜前還是問清楚時價(尤其是活魚)比較安心。
- 假日用餐時間人潮洶湧,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避開正午12點~1點尖峰或許能快一點。
- 推薦點法: 直接點當季現流魚做清蒸或煮湯最能吃出鮮甜!炒海菜、涼拌海菜芽是特色小菜。山蘇、過貓等野菜也很鮮嫩。
關於三仙臺跨海步橋的Q&A
Q1:走三仙臺跨海步橋上島需要門票嗎?
A: 完全不用門票! 不論是走「三仙臺跨海步橋」或是上三仙臺島,都是免費的!只有停車場需要收費(小型車假日每次60元、平日50元)。
Q2:適合帶嬰兒推車或輪椅造訪嗎?
A: 非常不建議! 「三仙臺跨海步橋」本身是拱橋設計,有坡度而且橋面是格柵狀(推車輪子小容易卡住),嬰兒車走起來會非常顛簸費力。輪椅更是無法通行(沒有無障礙坡道)。上島後的步道原始崎嶇,完全無法使用推車或輪椅。建議帶小小孩的家長使用嬰兒揹帶。行動不便者建議在橋下礫石灘或觀景平臺欣賞美景就好。
Q3:安排多少時間玩三仙臺比較充裕?
A: 這取決於你想玩多深入:
- 基本款(只走橋+拍拍照): 至少抓 1~1.5小時 (包含停車、步行往返橋、拍照時間)。
- 標準款(走橋+上島走一小段步道): 建議安排 2~3小時 (上島步道只走到合歡洞或仙劍峽折返)。
- 深度款(走橋+完整環繞三仙臺島一圈): 至少需要 3~4小時 (包含上島探險、拍照、休息時間)。
- 攝影發燒友/看日出: 時間另計,日出前至少半小時到一小時抵達卡位,之後可再安排島上行程。
務必考量天氣(太熱太曬或下雨都辛苦)、個人體力與步道難度! 還有,別忘了算上往返交通時間(從臺東市區過來單程就要1個多小時)和周邊美食的時間哦!整體建議預留大半天在成功鎮會比較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