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的,在臺北想看櫻花, 陽明山 絕對是首選,沒有之一。交通相對方便(當然,假日塞車是另一回事…後面再說),花種多,範圍廣,從山腰到山頂都有花蹤,花期還能拉長一點。每年大概從一月下旬的山櫻(緋寒櫻)打頭陣,一路接力到三月中下旬的吉野櫻、八重櫻,甚至更晚一點的品種。整個山頭就像被打翻的調色盤,粉的、紅的,美到讓人忘記山下工作的煩悶。我特別喜歡那種,走在步道上,不經意一個轉角,整片 陽明山櫻花 就突然撞進眼裡的驚喜感。

門票:免費!但停車費別忘了

好訊息!上陽明山國家公園看 陽明山櫻花,基本上是完全免門票的!對,你沒看錯,免費!公園管理處沒有收取入園費用。這真的是佛心來著,尤其對家庭出遊或學生族群超友善。

  • BUT! 重點來了,如果是自己開車或騎車上山,停車費是跑不掉的。
  • 停車場: 各個主要賞櫻點像花鐘廣場、第二停車場、陽明公園、竹子湖那邊都有公有停車場。
  • 收費方式: 通常是計時收費。小型車每小時大概 30-60 臺幣不等(看停車場位置和大小假日與否),假日或花季高峰時段可能會稍微調高一點,甚至熱門小停車場容易滿位。摩托車一次大概 20-30 臺幣。

我的建議:

  • 能不開車就別開車!花季假日那個車潮…相信我,你會想哭。(後面交通篇會詳細吐槽)
  • 如果非得開車,早點出門!早上7點前到,車位比較好找,也比較便宜(有些停車場夜間或清晨費率較低)。
  • 準備多點零錢或悠遊卡付費(現在很多停車場都支援悠遊卡了)。
  • 熱門區域車位難求,要有心理準備多繞幾圈或者停遠一點再走過去賞花。 陽明山櫻花 很美,但找車位真的很考驗耐心(苦笑)。

開放時間:24小時,但賞花請趁「亮」

陽明山國家公園本身是24小時開放的,沒有所謂的開門關門時間。這意味著你理論上可以半夜上山看夜櫻(有些地方確實有打燈),或者清晨就去拍晨霧中的櫻花,非常自由。

  • BUT! 這不代表所有設施都24小時。
  • 主要賞櫻點: 像花鐘廣場、陽明公園步道、竹子湖的海芋田(花季時)這些區域,本身是開放空間,隨時可去。
  • 遊客中心/服務設施: 像是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小油坑遊客服務站、二子坪遊客服務站等等,都有固定的開放時間,通常是 早上9:00到下午4:30 ,部分可能中午有休息。出發前最好上官網確認一下。
  • 廁所: 主要景點旁的廁所開放時間通常會配合遊客中心或景點開放時間。
  • 餐廳/咖啡廳: 山上店家(像花鐘旁的、竹子湖的野菜餐廳、文化大學的景觀餐廳)都有各自的營業時間,中午、晚上用餐時段通常沒問題,但非用餐時間或平日可能選擇少或休息。

我的真心話:

  • 最佳賞櫻時間: 強烈建議白天!陽明山櫻花 的色彩在白天的自然光下最美最飽和,拍照也好看。清晨人少、光線柔和,是攝影愛好者的黃金時段;中午光線強但溫暖;下午到傍晚光線也不錯。夜晚除非有特別活動打燈(像花鐘有時會),否則黑漆漆的啥也看不清,而且山上晚上冷又可能有霧,安全第一。
  • 安全第一: 天黑後山路視線差、起霧機率高,步道也看不清楚,如果不是很熟悉路況或有特殊目的,真的不建議深夜前往。
  • 實用提醒: 記得帶手電筒(手機閃光燈也行),以防萬一走錯路或者天黑得早。

交通:上山容易下山難,塞車是日常(要有心理準備)

這部分要認真看,關係到你一整天的心情! 陽明山櫻花 名氣太響,尤其逢年過節或天氣好的週末,那個車潮…簡直是噩夢。我真心建議,非必要絕對不要開車上山!

上山方式大比拼:

方式 優點 缺點 適合誰 費用 (大約)
大眾運輸 (強推!) 1. 省錢!
2. 免找車位!
3. 環保!
4. 路線選擇多。
1. 假日人擠人!
2. 部分路線班次間隔稍長。
3. 部分賞櫻點需轉乘或走路。
無車族、學生、不想開車塞車者、環保人士。 公車: 單程約15-30臺幣 (用悠遊卡/一卡通有優惠)
捷運: 視起訖點
自行開車/騎車 1. 時間彈性。
2. 點到點較直接 (理論上)。
1. 停車位超級難找!
2. 花季假日塞到懷疑人生!
3. 停車費累加。
4. 山路窄會車壓力大。
多人共乘攤成本較划算、攜帶大量裝備者、清晨或非假日上山者、騎車愛好者(但注意安全)。 汽車停車費: 時計30-60臺幣+油錢
機車停車費: 一次20-30臺幣+油錢
計程車/包車 1. 點到點便利。
2. 免找車位。
超級貴!
(花季可能加價或跳錶跳到心驚)
同樣會塞在車陣中。
預算充足者、行動不便者、趕時間者 (但塞車一樣沒轍)。 跳錶計費或議價,從臺北市區上山單程可能500-1000臺幣起跳,花季更貴。包車半天數千元。

公車路線懶人包 (花季最實用):

  • 從捷運劍潭站出發 (最常用):
    • 紅5: 終點站是陽明山總站(靠近第二停車場、花鐘、陽明公園)。班次多,但人也爆炸多,要有站一路的心理準備。車程約40-60分鐘(視路況)。
    • 260 (區間車): 終點也是陽明山總站。路線和紅5類似。
    • 小15: 開往擎天崗(大草原),如果想先衝擎天崗或冷水坑一帶,這班可以搭。但注意,擎天崗本身櫻花樹相對少,主要是草原景觀。
  • 從捷運北投站出發:
    • 230: 往陽明山方向,會經過部分山區道路。
  • 從捷運石牌站出發:
    • 小8: 這條我覺得很棒!終點站是竹子湖。竹子湖除了海芋(季節稍晚),其實也有很多櫻花(尤其在頂湖和湖田國小周邊),而且著名的野菜餐廳都在這區。想避開花鐘人潮,先來竹子湖走走吃午餐是不錯的選擇。車程約40-50分鐘。
  • 山上接駁公車 (遊園車):
    • 花季期間,公園管理處通常會增開 「花季專車」「遊園公車」 (如108或129路),串聯陽明山總站、花鐘、第二停車場、竹子湖、小油坑、冷水坑、擎天崗等主要景點。這超級重要!因為陽明山範圍很大,景點間走路會走到鐵腿!一定要利用這個接駁車! 一樣刷悠遊卡/一卡通,費用便宜(一段票約15臺幣)。注意班次時間和末班車!

我的血淚經驗談:

  •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想避開人潮塞車,務必!務必! 早上 7點前 就抵達劍潭站或北投站等公車站牌。越晚出發,排隊等車的時間就越長,上了車也塞在路上。我試過9點到劍潭站,排紅5的人龍繞了兩圈…等車加車程花了快2小時才到山上(暈)。
  • 善用轉乘APP: 下載臺北等公車、Bus+ 之類的APP,即時看公車動態,省去乾等的焦慮。
  • 悠遊卡/一卡通儲值夠: 上下車、轉乘都要刷,山上補儲值點不多。
  • 穿好走的鞋! 等公車、轉乘、在山上走賞櫻步道,一天下來步數破萬是基本款。
  • 非假日最優: 如果時間能安排,強烈建議平日上山!人潮車潮少一半以上,賞花品質大提升,公車也比較好坐。 陽明山櫻花 平日看,真的享受很多。
  • 開車的勇者: 如果你堅持開車,請做好「塞在仰德大道上看風景」的心理準備,預留比平常多1-2倍的交通時間。而且要有「繞半小時找不到車位」的覺悟。停遠一點再搭遊園車進去景點是常態… 去年花季某個週日,我朋友的車在仰德大道上塞了整整兩個半小時才開到花鐘附近… 下車時司機臉比他還臭。

賞櫻路線:經典與秘境交錯

陽明山櫻花分佈範圍廣,想一次全看完不可能(腿會斷),得有所取捨。我根據花種、密集度、人潮和順路程度,整理幾條我常走或覺得不錯的路線給大家參考:

1. 經典必訪路線:花鐘陽明公園圈 (人氣最旺,花種多)

  • 起點: 陽明山公車總站 / 第二停車場
  • 路線: 公車總站下車 → 步行約5-10分鐘抵達 「陽明公園」 → 公園內環繞水池步道(這裡櫻花超密集!各種品種接力開)→ 續行往上坡 → 「花鐘廣場」 (地標花鐘+周圍滿滿櫻花樹,尤其中間那幾株吉野櫻盛開時美翻) → 花鐘旁有步道可繼續往上或往其他區域。
  • 特色: 櫻花樹密集度高,種類多(山櫻、八重櫻、吉野櫻、昭和櫻等都有可能看到),地標花鐘打卡必拍。設施完善(有廁所、小賣店、咖啡廳)。
  • 花期: 主要看當年度氣候,約2月中下旬到3月中下旬最精彩。
  • 適合: 第一次來、不想走太遠、想一次看到較多品種櫻花的人。帶長輩小孩也相對輕鬆。
  • 缺點: 人!超!多!尤其假日。拍照想避開人頭需要點耐心和技巧(或早點來)。

我的心得: 這裡是 陽明山櫻花 的代表性地點,雖然人多,但第一次來還是值得一訪。花鐘旁的咖啡廳view不錯,但價格…嗯,就是觀光區價格(你懂的),咖啡普通,買個氣氛。旁邊有個攤位賣熱狗山豬肉香腸之類的,味道還可以,走餓了可以墊肚子。

2. 湖光山色路線:竹子湖頂湖區 (海芋櫻花同框,視野開闊)

  • 起點: 小8公車「竹子湖站」或「頂湖入口站」下車 / 竹子湖附近停車場(難找)
  • 路線: 下車後往「頂湖」方向走 → 沿著頂湖環湖步道散步(步道平緩好走)→ 步道兩旁和海芋田邊緣種了不少櫻花樹(以山櫻為主,也有吉野櫻),粉紅櫻花點綴著綠油油的海芋田(海芋季約3-4月)或是遠眺小油坑的山景,畫面非常清新!
  • 特色: 結合櫻花與竹子湖特有的田園風光(海芋/繡球花),視野開闊,人潮相對花鐘少一些(但海芋季時人也多)。有很多野菜餐廳可用餐。
  • 花期: 山櫻較早(1月底-2月中),其他櫻花約2月底-3月中。可搭配海芋(3-4月)。
  • 適合: 喜歡田園景緻、想避開超級人擠人、想吃野菜大餐的人。
  • 缺點: 櫻花樹分散,不是爆炸密集那種。海芋田是私人農地,拍照要注意別踩進去。

我的私房點: 頂湖入口附近「湖田國小」周邊,也是賞櫻點,有時人更少。特別推薦在頂湖的「財福海芋田」附近,櫻花搭配海芋田和小油坑背景,構圖超棒!這裡的餐廳選擇多,個人吃過「冠宸食館」和「吉園葡」都不錯(但假日一樣要排隊),白斬雞、炒青菜、地瓜湯必點。

3. 山嵐霧氣路線:冷水坑七星山東麓 (人少清幽,霧中櫻花別有風情)

  • 起點: 搭乘遊園公車(108)至「冷水坑服務站」下車 / 自駕停冷水坑停車場(位置較少)
  • 路線: 冷水坑服務站 → 往「七星公園」或「夢幻湖」方向步行 → 沿著七星山登山步道(輕鬆段)或冷水坑周邊道路,尋找櫻花蹤跡(主要以山櫻為主)。這裡海拔更高,常伴隨山嵐霧氣,櫻花在霧中若隱若現,很有詩意。
  • 特色: 環境清幽,遊客相對稀少許多!適合喜歡安靜賞花、享受山林氣息、或想結合一點點健行的人。霧中櫻花景象獨特。可順遊冷水坑溫泉泡腳池(免費!)、牛奶湖、菁山吊橋。
  • 花期: 山櫻為主,約1月底至2月中下旬。
  • 適合: 想要避開人潮、喜歡登山健行(輕度)、想體驗不同氛圍櫻花景的人。
  • 缺點: 櫻花數量不如前兩條路線集中,需要更用心尋找。天氣變化和起霧機率高(也可能啥都看不到)。

我的冒險: 這條路線比較適合喜歡探索、不追求打卡熱點的人。有一次二月上山,冷水坑霧超濃,能見度大概十公尺,濕冷濕冷的。但就在往七星公園的步道旁,幾株山櫻在濃霧裡透出艷紅色,那個氛圍真的很特別,有種孤寂的美。不過,如果天氣很差,這裡真的會很冷,保暖和雨具一定要帶!

4. 制高點遠眺路線:平菁街42巷及周邊 (櫻花巷名號響亮,可眺望臺北盆地)

  • 起點: 這區域公車較少(如小19到倫仔尾站,但班次稀疏),自駕或騎車較方便(但巷弄窄,停車困難)。
  • 路線: 「平菁街42巷」本身就是著名的櫻花巷,道路兩旁密集種植寒櫻(花色較深紅),盛開時非常壯觀。附近還有其他私人庭園(如「禾豐農園」外圍)也種植大量櫻花(但進農園通常要消費)。這裡地勢較高,部分角度可遠眺臺北盆地。
  • 特色: 櫻花密集度極高(尤其42巷),形成櫻花隧道效果!盛開期非常壯觀吸睛。視野開闊,可看櫻花+城市景觀。
  • 花期: 寒櫻開得早,約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就進入盛花期,是陽明山最早大爆發的點之一。
  • 適合: 想追早櫻、喜歡拍攝櫻花隧道壯闊景觀、不介意人潮(盛花期也是人多)的人。
  • 缺點: 交通最不便! 公車班次少,自駕停車位極度難找,巷弄狹窄會車困難,盛花期必塞車。人潮洶湧,拍照取景不易。屬於私人土地邊界,拍攝時要注意禮節。

我的觀感: 這裡的櫻花確實開得早又密集,站在巷口看一整排櫻花壓下來的感覺很震撼。但交通問題和盛花期的人潮實在太可怕…除非你對「櫻花隧道」有執念,或者願意清晨五六點就殺上去,否則要有心理準備是在人群中「擠」著看花。個人覺得當作一個特色點看過就好,舒適度不高。

賞櫻實用小貼士:

  • 花期預測僅供參考: 每年氣候不同,花期變化可能很大。建議出發前一週上 陽明山國家公園官網 或關注粉絲專頁看最新的花況報導(通常會有照片和文字更新),或看看近期網友分享的實拍照最準。別死守著某個日期,花不等人!
  • 穿著: 山上天氣變化大, 務必洋蔥式穿法! 保暖外套(風大時很冷)、輕便雨衣或折傘必帶。鞋子一定要好走、防滑!帽子、太陽眼鏡(晴天用)、口罩(防花粉或山上氣味)可備著。
  • 飲食: 山上餐廳選擇不少(花鐘、竹子湖、文化大學附近),但假日用餐時間絕對大排長龍!建議帶點輕便乾糧、巧克力、水在身上墊肚子。也可以在山上買茶葉蛋、香腸、烤地瓜等小吃。
  • 如廁: 遊客中心、主要景點旁通常有廁所,但人潮多時也可能要排隊。知道幾個點的位置,有需要時別憋著。
  • 垃圾不落地: 山上垃圾桶設定點有限,請自備垃圾袋把垃圾帶下山,維護美麗環境!
  • 尊重與安全: 請勿攀折花木、搖樹製造「櫻花雨」。在道路旁拍照注意來往車輛(山上路窄)。步道行走留意濕滑。

附近景點:不只櫻花,陽明山好好玩

看完 陽明山櫻花,如果時間體力還夠,陽明山國家公園內超多值得一遊的景點!記得利用方便的108遊園公車串聯。

1. 小油坑

  • 介紹: 超酷的火山地質景觀!可以看到噴氣孔不斷冒出帶著硫磺味的白色蒸氣(臭臭的但很特別),地面是黃白色的硫磺結晶,還有崩塌的地形。視覺和嗅覺的雙重衝擊,感受大地的能量。有個觀景臺可以看全景。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69號 (小油坑遊客服務站)
  • 交通: 搭乘108遊園公車至「小油坑服務站」下車即達。自駕可停小油坑停車場(位置有限)。
  • 營業時間: 遊客服務站約 9:00-16:30 (視季節可能有調整)。地景觀賞區24小時開放。

2. 冷水坑

  • 介紹: 如其名,這裡有終年低溫的冷礦泉(和北投溫泉不同)。最棒的是有 免費的溫泉泡腳池 !走累了來泡泡腳,舒緩一下超舒服(記得帶毛巾擦腳)。還有奇特的乳白色「牛奶湖」(因硫磺礦物沉澱)、優美的菁山吊橋可走。環境清幽。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01巷170號 (冷水坑服務站)
  • 交通: 搭乘108遊園公車至「冷水坑服務站」下車即達。自駕停冷水坑停車場。
  • 營業時間: 服務站約 9:00-16:30。泡腳池、吊橋、步道區域24小時開放(但晚上沒燈)。

3. 擎天崗大草原

  • 介紹: 遼闊的高山草原景觀,視野超開闊!可以看到牛隻(有時)在草原上吃草,有種置身紐西蘭的感覺(雖然牛沒那麼多啦)。很適合野餐、放風箏、奔跑(但要注意牛隻和安全)。環形步道走一圈約一小時多,輕鬆好走。天氣好時看夕陽超美。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菁山路101巷246號 (擎天崗遊客服務站)
  • 交通: 搭乘108遊園公車至「擎天崗」站下車。自駕可停擎天崗停車場(假日一位難求)。
  • 營業時間: 草原區域24小時開放。遊客服務站約 9:00-16:30。注意:傍晚後草原無照明,且有蛇類出沒可能,務必注意安全。

4. 竹子湖 (海芋/繡球花季)

  • 介紹: 除了櫻花(詳見賞櫻路線),竹子湖最著名的是春夏季的海芋田(3-5月)和繡球花田(5-7月)。一片片純白海芋或色彩繽紛的繡球花海,非常夢幻!許多農園提供採花體驗(費用另計)。也有很多好吃的野菜餐廳。
  •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竹子湖路(範圍較廣)
  • 交通: 搭乘小8或小9公車至「竹子湖」各站下車。自駕停竹子湖周邊停車場(花季期間極難停車)。
  • 營業時間: 各海芋/繡球花農園開放時間不一,通常約 8:00 – 17:00 左右。餐廳營業時間也各異,午餐時段(11:30-14:00)通常都有開。花季時人潮眾多。

5. 文化大學後山情人坡

  • 介紹: 這裡嚴格來說不算國家公園範圍,但因為很近也順便提。從文化大學後方(美軍宿舍群附近)俯瞰臺北市的夜景非常有名!天氣好時視野遼闊,可以看到整個臺北盆地、101大樓。白天景色也很不錯。附近有幾家景觀餐廳可用餐看景。
  • 地址: 臺北市士林區光華路61巷 (文化大學周邊)
  • 交通: 公車較不方便(需步行一段),建議自駕或騎車前往(停車需找路邊白線或私人停車場)。
  • 營業時間: 公共區域24小時開放。景觀餐廳有自己的營業時間(通常中午至晚間)。

附近酒店:山上山下選擇多

如果不想一天來回太趕,或者想體驗陽明山的寧靜夜晚,山上山下都有住宿點。不過山上選擇少且價格較高,尤其花季期間。

型別 名稱 (範例) 介紹 地址 交通便利性 大約價位 (臺幣/晚) 備註
溫泉旅宿 (山上) 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 高檔溫泉度假村,設施豐富(泳池、SPA、湯屋、餐廳),環境清幽。 新北市金山區名流路1-7號 (磺溪旁) 需自駕或預約接駁 (離主要賞櫻點有段距離),有停車場。 $8,000 – $20,000+ 適合預算充足、想徹底放鬆泡湯度假的人。離 陽明山櫻花 主要熱區較遠。
溫泉旅宿 (山上) 陽明山中國麗緻大飯店 老牌溫泉飯店,部分房型有私人湯屋,位置較靠近陽明公園。 臺北市北投區格致路237號 近陽明山公車總站 (步行可達),有停車場 (但位不多)。 $5,000 – $15,000+ 設施較老派,但位置方便。
景觀民宿 (山上) 陽明山美國度假村 由美軍宿舍改建的特色民宿群,獨棟或分租套房形式,環境綠意盎然,有濃濃美式鄉村風。 臺北市士林區國泰街、長春街、光華路一帶 區域內需步行,離公車站 (文化大學站) 稍遠,建議自駕。周邊停車需找位置。 $3,500 – $10,000+ 非常有特色,適合想體驗不同風格、安靜住宿的人。離擎天崗、冷水坑較近。
經濟型/商旅 (山下) 捷運劍潭站周邊商旅 如 士林夜市商圈、捷運劍潭站附近有多家連鎖商旅 (鵲絲、德立莊等) 或設計旅店。 臺北市士林區基河路、文林路、承德路四段等 極佳! 就在上陽明山公車 (紅5、260) 起點站旁,下山回市區也方便。 $1,800 – $4,500 最推薦給搭公車上山者! CP值高,晚上還能逛士林夜市。
經濟型/商旅 (山下) 捷運北投站/石牌站周邊 北投溫泉區也有平價商旅或溫泉飯店,石牌站周邊選擇也多。 臺北市北投區、石牌站周邊道路 佳! 北投站可搭230上山,石牌站可搭小8上竹子湖。下山回市區方便。 $1,600 – $4,000 北投選擇可順便泡湯,石牌周邊美食多、生活機能方便。
市區星級飯店 臺北車站/西門町飯店 選擇超多,從平價到五星級都有。 臺北市中正區、萬華區 方便但稍遠。 需先搭捷運到劍潭/北投/石牌站轉公車上山,整體交通時間較長。 $2,500 – $15,000+ 適合行程不只陽明山,還規劃市區觀光的人。晚上逛街購物選擇多。

我的住宿經驗與建議:

  • 追求方便+CP值: 無腦選 捷運劍潭站周邊商旅!早上出門就能排紅5,晚上回來累翻直接洗澡睡覺或下樓逛夜市補充體力,超級方便省時。價格也親民。
  • 想泡湯+山居寧靜: 陽明山天籟 確實不錯,但價格不斐,且離主要賞櫻點需要開車移動。 陽明山中國麗緻 位置不錯,設施比較舊一點。 美國度假村民宿 很有fu,但訂房要早,且沒開車的話在山上移動較麻煩(只能靠叫車或等超久的公車)。
  • 預算有限又想近一點: 北投或石牌站周邊 是好選擇,價格相對山上便宜,上山公車選擇也ok。
  • 花季訂房: 山上住宿在櫻花季、海芋季都是超級熱門!務必提前 2-3個月以上 預訂,否則只剩貴桑桑的選擇或根本訂不到。山下劍潭站周邊雖選擇多,熱門週末也建議早點訂。
  • 住宿小提醒: 山上晚上非常安靜,溫度比市區低很多,要注意保暖。商店選擇少,東西也較貴,建議上山前在市區先買好零食飲料。

陽明山櫻花 Q & A

1. Q:陽明山櫻花最漂亮的時間是幾月?花期預測哪裡準?

A: 這個真的沒有標準答案!每年氣溫、雨水狀況差異很大。大致範圍是:

  • 早櫻 (山櫻、寒櫻):約 1月下旬到2月中旬 (平菁街42巷、冷水坑、竹子湖部分割槽域)。
  • 主力櫻花 (吉野櫻、八重櫻、昭和櫻等):約 2月中旬到3月中旬 (花鐘、陽明公園是經典區)。
  • 晚櫻:少數品種可到 3月下旬甚至4月初

最準的方式:

  • 出發前一週: 務必檢視 陽明山國家公園官網 的「花況報導」專區。
  • 社群媒體: 搜尋關鍵字「陽明山 花況」、「陽明山 櫻花」看網友最近1-3天分享的實拍照最真實!
  • 在地人建議: 有認識住北投士林的朋友也可以問問。別只依賴一個月前的預測表,天氣變化莫測。

2. Q:如果下雨天,還值得上陽明山看櫻花嗎?

A: 嗯…這要看你的決心和對下雨的忍受度了!

  • 優點: 下雨天人潮絕對少很多很多!撐著傘漫步在煙雨濛濛的山林中,櫻花掛著雨珠,其實有種淒清的美感,拍照也可能有意外的氛圍(但技術難度高)。山上雲霧繚繞也挺有仙氣?
  • 缺點: 超!級!麻!煩! 撐傘走路賞花拍照很不方便。步道溼滑,危險性增加(尤其長輩小孩)。霧氣可能很濃,能見度差,遠景一片白茫茫。櫻花被打落很多,看起來會比較稀疏或殘破。寒風冷雨,體感溫度更低更容易著涼。鞋子褲子容易濕髒。

我的選擇: 除非是那種「不去會死」的櫻花痴,或者剛好住宿都訂了退不掉,否則個人建議 下雨天就別勉強上山了。 濕冷狼狼狽又看不清,賞花體驗大打折扣,安全風險也高。等天氣好轉再去吧! 陽明山櫻花 在陽光下真的很值得看。

3. Q:帶長輩或行動不便者上山賞櫻,有沒有比較輕鬆友善的點?

A: 有!選擇設施完善、步道平緩的點很重要:

  • 最佳地點:花鐘廣場 + 陽明公園周邊。
    • 公車總站/第二停車場下車後,走到花鐘和公園主要區域,雖然有小坡但坡度相對緩(或可走車道)。
    • 花鐘廣場本身是平坦的鋪面,周圍櫻花樹集中,適合定點觀賞、拍照、休息。有椅子可坐。
    • 廁所、小賣部、咖啡廳(可坐下來休息)都在旁邊。
  • 其次:竹子湖頂湖環湖步道。
    • 步道平坦好走(碎石或木棧道),環繞海芋田(花季時)。
    • 櫻花樹分散在步道旁和田邊,走累了隨時可停下來看。
    • 有餐廳可以坐下來好好吃飯休息。
  • 善用交通工具:
    • 遊園公車 (108): 是長輩和行動不便者的好朋友!幾乎所有主要景點都能到,省去大量步行。注意上下車階梯。
    • 自駕: 雖然停車難,但若幸運停在離景點近的車位(如花鐘第二停車場),就能減少步行距離。
  • 避免: 冷水坑往七星公園步道(有階梯坡度)、平菁街42巷(人多路窄)、需要長距離步行的區域。
  • 貼心提醒: 準備好保暖衣物、溫水、輕便摺疊椅或坐墊(公園椅子可能不夠或濕冷)。隨時注意長輩體力和安全。選擇平日前往舒適度更高!

呼!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希望能幫到計劃去追 陽明山櫻花 的你。總結一句:早出門、搭公車、查花況、穿暖穿好走! 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上山,即使人潮洶湧,也能找到屬於自己欣賞那抹粉紅的感動角落。祝大家賞櫻愉快啦!